游戏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策略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刘涯薇
[导读] 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非常重要。为此,本文侧重对幼儿音乐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重点从教学内容游戏化、教学形式游戏化、教育意识游戏化、教学活动游戏化四个方面着手,探究了幼儿音乐教学中运用游戏法的“四个游戏化”的策略。

刘涯薇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中心幼儿园  陕西  商洛  711400
【摘要】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非常重要。为此,本文侧重对幼儿音乐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重点从教学内容游戏化、教学形式游戏化、教育意识游戏化、教学活动游戏化四个方面着手,探究了幼儿音乐教学中运用游戏法的“四个游戏化”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音乐;课堂教学;游戏;“四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42-0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部分也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不但能够满足幼儿的探究性、差异性的认知需求,还能让他们获得最适合自己意愿和方式的发展。幼儿阶段涉及的知识相对简单化,学习内容游戏色彩较为浓烈。实践证明,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游戏教学方法是极为有效的,它使幼儿能够在轻松舒缓的环境中,有利于培养与锻炼幼儿的韵律感。那么,幼儿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游戏教学,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实效性作用呢?这已经是我们每个幼儿音乐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究的课题。为此,本文就幼儿音乐会教学中有效运用游戏教学的“四化”策略进行探究。
        一、培养幼乐素养,使教育意识游戏化
        游戏化教学方法在幼儿音乐教学环节的导入,宗旨是使幼儿受到一定的教育,获得某些感悟,此时幼儿会从某种角度去理解音乐文化的内涵,为其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塑造奠定基础。游戏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幼儿音乐教学进程中的应用,有效的激发了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致,是寓教于乐教学理念体现的主要形式,从而协助幼儿实现学中玩、玩中学的目标,在充满娱乐色彩的教学环境中,幼儿对音乐内涵的领悟进一步加深。例如,在《鲁冰花》的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为幼儿展示妈妈与孩子相处的图片,使幼儿从思想上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在本堂音乐教学课堂上幼儿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为了将游戏教学方法导入进本堂课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对音乐中的情节进行模仿,幼儿在这样的过程中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呵护与教育,在这样的音乐游戏化教学环境中,很多幼儿力争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面对抽象化的音乐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尽量使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关联在一起,使其思想上受到教育,为良好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优化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游戏化
        美国教育家杰克曼认为:“游戏给予幼儿快乐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创造、发明、学习世界的机会。”幼儿认知能力有限,无法深入的理解音乐文化内涵,在感知方面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因此音乐教学游戏化在推行的过程中,对音乐内容采取游戏化规划措施是必要的。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选择具有趣味性、情节性与故事性特点的音乐曲目,为音乐游戏化教学奠定基础,这样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感。教师在对音乐内容实施游戏化设计策略之时,教师应该以游戏者的角色,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结合幼儿音乐教学特征,选择出最佳的音乐游戏内容,使其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学习音乐游戏学习需要。幼儿音乐以及幼儿游戏的类型是多样化的,资源来源渠道也绝非是单一化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有效的处理好幼儿音乐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创编适合幼儿发展的音乐学习内容。在对音乐教学内容改编的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对多元化教学资源进行精确的辨别是基础,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心理需求方面存在差异性是必然的事实,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之时开展调查工作是必要的。
        三、激发主动参与,使教学形式游戏化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是以游戏为生活的,我们应当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音乐游戏化教学可以被视为幼儿音乐教学体系创新的一种新形式。教师在将游戏教学法融入进音乐教学规划环节中时,一定要结合游戏类型多元化、属性鲜活化以及内容形象化等众多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调动幼儿参与音乐游戏教学活动主动性的对策。也就是说当教师对幼儿的心理环境有一个整体性了解之时,创设出的音乐教学形式才具有吸引力,那么在形式游戏化的音乐教学环境中,能够强化幼儿对音乐文化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旋律感以及聆听音乐的兴致。配乐舞蹈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音乐形式,其可以获得使幼儿手舞足蹈,边唱边跳的音乐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结合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征,将音乐故事渗入进音乐游戏教学活动中,此过程中幼儿可以扮演卡通人物、长辈亲友等角色,从而对幼儿音乐教学的内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或尊老爱幼,或互帮互助,或勤劳勇敢。可见音乐教学形式的游戏化,可以创设出和谐向上、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一方面使幼儿的情感受到熏陶,另一方面使他们的四肢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伸展,此时他们的身心得以同步发展。
        四、强化游戏融合,使教学活动游戏化
        适宜、有效的游戏化音乐活动追求的是幼儿、音乐与游戏的有机融合,倡导以幼儿主体体验的游戏方式,其快乐来源于幼儿在游戏化音乐活动中的各种合理需要得以满足,追求的是“游戏音乐,健康成长”的目标。首先,教师需克服教学目标过于简单、直接。避免游戏与音乐简单而生硬的黏合,甚至相互对立等现象的发生,教师要将音乐活动的目标定位于即时性的技能学习与表演,关注幼儿的整体存在,将全面和谐、快乐成长作为最终目标,以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活力。其次,在组织集体性游戏化音乐活动时,我们教师在内容的选择、情景的创设、活动的组织环节中,多从教育的角度有更多的预设,尽可能的丰富互动形式,给孩子提供自主、自由的表现空间,引导幼儿保持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同时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再次,教师必须注重研究幼儿在自然游戏状态下的音乐学习方式。没有生硬的教唱、指令和辅导,只有自然的生活情境与快乐的游戏情趣中,符合自己的能力与意愿挑战,与同伴间自由灵活的交往、互动才能激发幼儿持续的积极参与。如《丢手绢》、《马兰开花》那样,幼儿完全是在不知不觉的游戏状态下学会歌唱、学会游戏与动作,并享受其中的音乐审美、随乐运动以及与同伴间的快乐交往。
        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积极将游戏化教学法融入其中,主要是在内容与形式上做出调整,使幼儿身心得到放松,思想情感上受到熏陶与教育,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