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练、评”为基础,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成果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孙天涯
[导读] 体育课堂中的教学成果会最大限度迎合教学改革时期的新需求,会优化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指引成效。教师要不断尝试新鲜策略,将“学、练、评”融入教学环节。以课堂教学理念的塑造和形式的完善,保障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推动下获取优秀指引。在教学中教师要尝试新鲜策略,同时将“学、练、评”过程进行优化,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提升学习能动性,保障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态度的端正。教师要基于课堂教学中的不同现状问题进行策略调整

孙天涯   诸暨市陶朱街道明德小学
【摘要】体育课堂中的教学成果会最大限度迎合教学改革时期的新需求,会优化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指引成效。教师要不断尝试新鲜策略,将“学、练、评”融入教学环节。以课堂教学理念的塑造和形式的完善,保障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推动下获取优秀指引。在教学中教师要尝试新鲜策略,同时将“学、练、评”过程进行优化,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提升学习能动性,保障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态度的端正。教师要基于课堂教学中的不同现状问题进行策略调整,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学、练、评”视角下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练、评”;小学体育;优化成果;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38-02

        前言:教师积极融合与体育课堂教学需求、设计教学经过、尝试新鲜手段,主动分析课堂教学现状,优化、更新教学策略,会保障学生学习实效性和学习成果的提升;也会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不同需要,显示学生的主体位置;让新时期、新思想、新理念与教学成效的提升相吻合,与学生的基本学习动力相贴近。以课堂教学过程教师能动性意识的转变和教师主动对教学策略教学环节的设计,让新思想得以落实,让学生成为新时期综合发展的人才。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形式创新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难以显示学生的主导位置。仅按照传统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实现体育知识教学,学生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助的思想理念,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1]。
        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法,缺乏时效性和使用价值。忽视了学生实际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塑造。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取得的成果出现差异性,甚至下降状态[2]。
        (二)安全系数不高、安全意识落实不到位
        安全是长久不变的话题,为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优化指引。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塑造有效的环境基础[3]。
        但是,目前的体育课堂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师在知识讲解中难以保证学生的安全,部分体育锻炼和训练过程难以以学生的安全为前提开展。安全仅停留在口头上进行宣传。教师实际缺乏安全氛围的营造能力和营造意识。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也逐步阻碍了教师安全体育课堂的构建和落实[4]。
        (三)体育场地有限,器材配备不足
        体育课堂中的场地和器材不足,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成效下降,不利于教学积极性的显现和提升。体育器材配备不足,导致教师各项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无法开展。体育场地的匮乏,致使教师的知识讲解和训练过程呈现“无米之炊”的现象。体育教学呈现半途而废、成效较低、成果不强的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呈现受制约、受影响的形式,教学积极性、教学质量均下降。
        二、以“学、练、评”为基础,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一)营造教学氛围,搭建“积极学”课堂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同方法为学生塑造有效的环境。针对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不同实际情况,教师要营造优秀的课堂教学氛围,弥补学生在传统学习中的不足,调动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恰当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引领,摆脱传统体育教学过程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学”;通过“学”提升成效、通过“学”强化体魄。以此,在综合指引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取得体育学习成绩。



        例如:教师可以融合一定的游戏方法,让学生积极学习。游戏引进体育课堂中,让部分学生扮演“警察”,另外一部分学生扮演“小偷”,教师要注意范围的圈定,在规定范围中让警察追捕小偷,以此锻炼学生的跑步能力。同时,也会在游戏中塑造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品质。以趣味、灵动的氛围挖掘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无限热情;以有效的学,推动教师各项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学内容的鞭策,以此为学生的日后体育知识练习和教师日后的教学评价做好前提准备。
        (二)创新引导形式,构建“积极练”氛围
        练习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练习过程,也会进一步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引导,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构建有效的引导形式和优秀氛围基础,让学生做到高效的“练”。以练习铸就学生能够形成学习动力,恰当的把握“学、练”原则。在练习中铸就小学体育精彩课堂,也会在有效的引领和方法进行下,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经验;通过策略与形式的完善,对学生的练习过程进行描述。
        例如:小学体育课堂中的练习可以体现:在课堂中教师的指引练习、以及课后的家长配合练习。课堂中教师首先讲解相应的基础知识,随后让学生完成练习。如:在“篮球”知识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就传球、运球、投篮等不同动作,让学生进行逐一练习。利用校园中的篮球场,让学生循序渐进练习,了解自身咋体育学习中的不足。配合教师的进一步讲解,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掌握正确的体育学习方法;也会在正确理念正确思维的鞭策中,让学生获取一定的体育学习成果。
        随后,引进家校公育思想模式,要求家长配合学生完成有效的练习。在家庭环境下也可以将学生带到户外篮球场中完成实际练习,以家长和学生的比拼方式深化彼此之间的情感,也会有效在练习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篮球学习经验,推动练习成效的显现。
        (三)引进互动思想,实现“有效评”的指引
        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和指引会让学生找到基本学习方向。因此,体育课堂中教师要通过评价、互动环节的构建,为学生指明在学习中的差距和不足,让学生清晰感知自身在能力上的缺陷,主动完成学习完成实践。在探索、评价、总结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心理意识的引导和价值观念的贴近,要在有效的互动氛围中进行评价,增进学生对教师意见的接受程度。
        例如:评价总结环节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要就自己在体育课堂中取得的不同成果、以及通过锻炼在思维意识上和身体上的变化进行总结,为自己打分。随后,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站在自身的角度上评价其他同学取得的成果、或者其他同学在体育学习中采用方法的长处和优点,也是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自我反思过程。最后,进行教师的评价,教师要站在客观角度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实施有效的鼓励,以鼓励、评价、优化的方法,让学生认清方向,促使其形成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根本兴趣。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积极完成知识教学,让学生完成高效的体育知识学习。随后,指引学生在充足环境下和有效氛围中完成练习。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环节进行评价、总结,体现了课堂教学方法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会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环境基础。在锻炼中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保障课堂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的顺利运行,会推动学生将精力、时间投放在体育学习中。以此铸就学生形成良好的体魄,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素养。会推动在会最基础的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晓丹,王汇军.小学体育课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指标探究——以田径课的评价指标探究为例[J].内江科技,2021,42(01):140-142.
[2]朱玉立.以排球传球教学为例谈“学练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再探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7):128-129.
[3]李求雁.顺学巧评点石成金——小学体育课堂即时性评价有效实施策略研究[J].运动,2019(02):11-12+121.
[4]邹渝.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学练教学模式的尝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