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处“拾草”化“草稿”为宝——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草稿本使用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楼春霞
[导读] 草稿本是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用品。它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有效使用草稿本,可以把学生思考过程的不足,学习中的缺陷完全展示出来,有利于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反思自查。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认识草稿本的价值,也没有在草稿本上规范书写的习惯,使用过的草稿本随处乱扔不加整理,更有同学把草稿写在桌上或者随便一张白纸上,大部分同学在教师提醒下才被迫在草稿本上进行演算,导致出现

楼春霞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义乌小学
【摘要】草稿本是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用品。它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有效使用草稿本,可以把学生思考过程的不足,学习中的缺陷完全展示出来,有利于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反思自查。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认识草稿本的价值,也没有在草稿本上规范书写的习惯,使用过的草稿本随处乱扔不加整理,更有同学把草稿写在桌上或者随便一张白纸上,大部分同学在教师提醒下才被迫在草稿本上进行演算,导致出现简单的数字抄错,计算正确率不高等现象。以上不良想象迫切需要老师认真研究并寻求有效使用草稿本的策略,利用好草稿本及时做到查漏补缺,有效提高草稿本的使用价值。本文从学生使用草稿本现状、有效使用草稿本策略以及成效等三方面展开说明。
【关键词】草稿本学习习惯提高效率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33-03

        一、研究缘起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研究。而展示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体现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载体就是“草稿本”。正如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说:“草稿纸是人们思考过程的履历表”。如果用好草稿本,不仅能很好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把抽象的思维过程通过草稿本呈现出来,而且能提高作业准确率,提升作业效率。
        由此可见,草稿纸在数学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老师和学生也认为草稿本很重要。但是从平时学生使用情况看来,部分学生作业错误原因是因为没有打草稿,也有因为草稿本乱涂乱画导致找不到自己计算的结果等等,看来草稿本在学习中并没有被有效利用,部分学生甚至视“草”如草。
        这样的现状引发笔者思考:为什么作为数学学习重要的工具之一,会被大家如此忽视?是不够重视吗?还是不知道怎么使用草稿本?或者根本没有草稿本?笔者带着一系列疑问,结合教学实际,展开了以下研究,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效果显著,分享一下研究心得:
        二、小学生使用草稿现状及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草稿是指初步写出的文稿、画出的画稿等。迁移到数学上,草稿就是孩子把解题思路、计算过程梳理在纸上,然后把最后答案或者解题过程呈现在作业本上。
        草稿本就是呈现草稿过程的载体,数学学习是离不开草稿本的。而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使用草稿主要存在以下现状:
        现状1:对草稿本价值不够重视
        低年级数学因为知识较为简单,且计算步骤少算理简单,因此学生做题时大多可以心算解决,加之低段教师较少灌输使用草稿本的思想,所以很多低段学生没有草稿本的概念;到了中段,所学知识逐渐增多,难度加大,部分题目已经不能通过口算得出,因此草稿成了学生学习的助手,但学生把打草稿当做了一项任务,而不是内心需求,大部分时候在老师的监督下才会打草稿;到了高段,学习强度加大,解题步骤繁多,学生不得不借助草稿解决问题,但学生会认为专门打草稿浪费时间,因此会随意在桌上、纸上、书上打草稿,并且几乎全部学生认为作业本数学书很重要,而草稿本无所谓。
                图一:有关你的草稿打在哪里的调查结果
        现状2:随意打草稿
        因大部分教师不会批改草稿本,因此学生对于草稿本态度显得非常随意,甚至到处乱写草稿,比如书上空白处,手上,甚至课桌上,很多学生没有专门草稿本,哪里方便写哪里。还有些在语文本上写数学草稿。这些随意草稿严重影响数学解题的正确性。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会在多处打草稿,可能随手写在一张白纸上,使用过的白纸会随意乱扔;有时为了方便甚至随便写在桌子上,写完随手一擦,结果自己根本找不到解题过程。
        现状3:草稿内容混乱
        很多老师会强调学生把思考过程写在草稿本上,特别是在遇到计算题时强调学生要多次检查。因此我设计了以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将近一半学生需要大量时间才能找到自己的草稿过程。
        图二:你是否能快速找到你的草稿过程
        图三:草稿本乱涂乱画
        通过询问学生发现存在以下原因:
        1.教师没有系统教过学生正确打草稿的方法。
        2.草稿过程混乱无序,字迹潦草,导致做完作业根本无法检查。
        3.使用完草稿本没有及时整理,导致草稿内容找不到。
        由此可见,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草稿本使用情况非常不乐观。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够重视,并且缺乏正确使用草稿本的方法。因此,笔者结合以上现状,找准方法,有效指导,充分利用好草稿本,发挥其有效价值,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有效使用草稿本的实践策略
        (一)借草稿——加强学生的使用意识
        通过问卷调查反馈结果,我发现基本上学生都会有草稿本,但是有57%的学生只有在算不出来情况下才会打草稿,他们认为打草稿过于浪费时间。思想上的忽视导致了行为上的不规范。
        开学第一天,我举行了一个赠“草”活动,为学生每人赠送一本草稿本,并强调视“草”如宝,爱心呵护。选择一本比练习本小,薄一点的草稿本,方便夹在书中,课前与数学书一同准备好。并且每节课前都会让组长检查草稿本的准备情况。通过一个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学生提高对草稿本的重视。也杜绝了没有草稿本的现象。
        (二)用草稿——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
        实践证明,习惯是非智力因素中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可以培养的。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日可以养成,需要在平时学习点滴中抓起。因此要让学生时刻牢记数学学习中,少不了草稿本。



        因此,我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数学书、草稿本、作业本;课中批改作业时,把草稿本和作业一同上交;课后,在家长群里指导草稿本的使用方法,并请家长一同监督。这样反复监督,家校合作监督,逐步让孩子养成积极使用草稿本的良好习惯。
        (三)写草稿——指导学生规范书写
        部分学生有打草稿习惯,但打草稿随意,字迹潦草,导致作业常常出错,因此必须严格规范学生打草稿的书写要求。要让学生从低段养成好习惯,明白草稿本不是“画画”本,它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工具。要求书写工整,注意书写格式。要求学生像对待作业一样对待草稿本,不得随意涂改。
        书写要求:
        1、分门别类,查找有据。
        拿到草稿本,要求分成两列,写日期、题目出处以及题号。比如:3月12日,数学书第45页第3大题第1小题可以简写成3.12,书P45,3(1)
        2、左右分栏,自我验证。
        左右分栏是指把草稿本分成左右两列,左边用于第一次计算,右边用于检查时的验证。(右图)
        比如,右图中左边书写解方程的过程,右边写检验过程。如果是口算也可以将草稿本进行分块排版,进行计算过程演算。
        长期坚持按照要求列草稿,学生作业明显清晰许多,而且学生的学习习惯越来越好。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更加条理化、清晰化,学生的思维也变得越来越严谨。
        左图:随意书写右图:按照规范书写
        (四)析草稿——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
        不少学生在实际作业过程,把草稿当做可有可无的学习工具,他们认为自己计算速度快,打草稿反而影响了他们的作业速度。因此老师要借助草稿,带领学生分析草稿,寻找其中的错误资源。借助草稿本找到学生做题的问题所在,进行指导,充分利用好草稿本。通过长期的草稿分析,发现学生在列草稿过程中几种错误较多:视觉迁移引起的感知错误;知识不熟悉引起的思维错误;学习态度不端正引起的书写错误。
        视觉迁移引起的感知错误 现象:计算1.2×75=9
        错因分析:通过对比草稿本的计算过程,发现学生在计算2×5=10,满十进一,把进的1当成了小数点,所以给计算结果多去了一位小数,这就是视觉迁移引起的感知错误,而这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现象:计算35.6×12=427.2
        错误分析:虽然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仔细分析草稿过程,会发现学生的进位“1”和小数点“.”写得非常相似,这样的草稿过程无非增加了视觉障碍,很容易导致学生出错,因此要及时指导,规范书写。 
        知识掌握不熟练引起的思维错误 现象:20000÷8000=0.025
        错误分析:在学习列竖式计算中,学习过如果不够除用“0”表示,而学生在计算本题时,因为对“0”占位知识理解有误,导致计算出错,因为200不够除8000,用0占位。 
        态度不端正引起的书写错误 现象:数位不对齐计算过程不完整
        原因分析:学生缺乏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书写时乱涂乱画,导致误看误写的错误。有的计算过程只追求结果不重视过程,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计算出错。 
        因此,充分分析学生草稿过程,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漏洞,找准原因对症下药,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投机取巧的现象发生。只有老师足够重视,学生才会重视。
        (五)评草稿——收集学生的优秀作品
        草稿本并不是“草,”用好了则能变“草”为宝。优秀的草稿本是学生的财富,见证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历史”。上面记载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因此,可经常举行一些优秀草稿本的展览,并进行奖励和收集。
        比如我制定了草稿本奖励机制:
        1.一日一次批改草稿本,并根据书写、排版等情况打分,有1☆-5☆。
        2.每周一评,根据每次草稿打分选出“草稿优胜奖”。
        3.定期举行“优秀草稿”展评活动,请同学介绍自己使用小心得。
        4.定期发表“优秀草稿”,把优秀草稿收集起来,装订成册,放在班级供大家翻阅学习。
        四、结束语
        正如特级教师贲友林在《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一书中写道:“数学作业书要做到:数字规范,数位对齐,用尺划线;像写日记一样再草稿专用本上打草稿,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原来,有效使用草稿本,除了方法的引领,还有态度的培养。当我们用对待日记本一样的态度对待草稿本时,孩子们将会远离“粗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仅作业质量高了,学习习惯也有所改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现在已经收到了一些成效,我将继续带领孩子们在细微处关注“草稿本”,拾起草稿本中宝贵资源,化“草”为宝。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美)G.破利亚. 阎育苏译.怎样解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刘善娜.探究性作业:发展高阶思维的路径[J]上海:小学数学教师,2018
[4]蔡劲松.小学思维导图应用魔方[M]海南:海南出版社,2012
[5]郭思乐、喻伟著:数学思维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6] 朱莉.低段生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