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施海兵
[导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不断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需要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我国科学经济的推动之下,为了全面提高知识产出的效率,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满足新时期的学生发展需求,就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只有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施海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  215131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不断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需要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我国科学经济的推动之下,为了全面提高知识产出的效率,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满足新时期的学生发展需求,就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只有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使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为今后文化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088-01

        引言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现有的知识体系框架得到不断更新,可以预见的是任何人都无法将现有的知识完全掌握,这还是建立在未来知识储备不会更新的前提下。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得以应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是有限的教学素材和习题内容。在新高考形势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学需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自主思考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关心的重点内容。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高效的阅读教学能提升其学习效率,增强其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一、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与浩如烟海的课外文章相比的话,课内的这些篇章对于学生学习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阅读能力,完成自我阅读素养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时也必须开展合适的课外阅读教学方案,通过课外阅读教学内容的补充,让学生在学习时结合自己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产生一系列新的认知。教师在教学时要指明学生阅读方向,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挑选那些极具意味的课外阅读文章。避免教学内容的枯燥性,帮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由阅读所带来的成就感。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程时,本篇文章主要围绕林黛玉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贾府的情景,借黛玉之眼来描写贾家的一干人等与贾府的建筑结构,房屋摆设,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全书进一步展开故事的精华之笔。其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本篇文章也节选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它的历史文化意味是极为深远的。教师为让学生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在课外给学生推荐《红楼梦》这样一本书。在推荐完成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设置一个阅读任务。每天阅读《红楼梦》,了解新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在班级里开展一个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上台说一说自己在近段时间阅读《红楼梦》所得出的一些看法。通过提出疑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共同交流。在所有学生都完成《红楼梦》文章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再次开展一个总结性的报告会。对《红楼梦》这篇著作进行重新认知,结合整体著作的理解,分析其中的各人物形象特点。这时由于对整篇文章都做出了解读,学生在再次阅读文章时也感悟到了一些新的知识。他们会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林黛玉进入贾家之后的情景,最后进行讨论一系列故事。教师对于课外阅读活动要做好引导组织,使学生能够在自由范围内尽情地阅读所需要的文本。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控文本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利用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代的语文教学紧靠教师的独揽大权是无法完成的,科技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式的教学策略,而这其中多媒体又是运用最广泛的教学策略。但这其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只是单纯借助多媒体进行课件的放映,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因此,要进行彻底的创新和改革,站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中,将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融入其中,进行自主的思考学习,这样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创新。
        例如,在教学《将进酒》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课堂进行结合,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情境中进行思考。首先,古诗词的学习只凭借教师的言语讲述很难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意境,而学习诗词无法有效地感悟意境是很难对诗词有深入的理解的。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可供想象的情境显得十分重要。对于本首诗的学习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符合诗意的古风背景,搭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将著名的《将进酒》的视频合理地进行制作,使其更加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境,这样的形式对学生是一种极大的吸引,很快能让学生沉浸在课堂情境中,在中间还可以穿插一些《将进酒》的作者李白的画像,重点展现李白的潇洒、狂傲、无拘无束,无疑会让学生有无比强烈的代入感,产生一种未读透诗,便与诗融为一体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课前让学生对《将进酒》进行预习,这样在观看视频时会有更多角度的感悟,待视频观看完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说出自己对于该诗的理解。课堂上借助网络技术的导入,巧妙地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在古诗词或者一些难以言喻的文章学习时有极强的辅助作用,既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又能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分组合作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沟通交流的能力,而且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学会与同伴分享阅读经验与成果。而且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学生喜欢阅读,其语文阅读经验也比较丰富,对很多文章也会有一个多元化的理解,这些都可以作为阅读经验分享给同学,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师可以在一旁适时的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获得更多阅读感受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之间逐渐形成学习共同体。
        比如进行《祝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文中通过对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遇的描写,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弊端和余毒。这篇文章的篇幅也比较长,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阅读活动,更能够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说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学习:文章以描写祥林嫂的悲剧贯穿全文,为何文题是《祝福》,文中自然环境描写有哪些有什么作用,祥林嫂之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等,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探究这些问题,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比较基本的阅读技巧以及方法,提高阅读的效果以及质量,让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积累丰富的知识,促进之后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何丰慧.阅读教学中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散文百家(理论),2020(07):134.
[2]黄伟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家长,2019(20):165+167.
[3]陈涛,巩道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教育,2018(09):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