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分析与论证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王华 车宗衡
[导读] 初中物理是理科学习的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对生活中常见的的物理常识有定性的认识,同时将其应用于生活之中。当下,教育教学注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的发展,旨在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初中物理是是物理学学习习的基础,是探索物理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和论证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内容。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核心思维能力,

王华  车宗衡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中学  255129
【摘要】初中物理是理科学习的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对生活中常见的的物理常识有定性的认识,同时将其应用于生活之中。当下,教育教学注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的发展,旨在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初中物理是是物理学学习习的基础,是探索物理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和论证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内容。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核心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中对学生进行指向分析和论证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析与论证;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21-01

        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得到观察、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初步技能,同时还能够运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将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作为课程内容,是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的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于探究学生分析和论证能力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新课程标准有了一定的发展, 对于学科的教学已经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但是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明显,再加上大部分教师更注重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课堂枯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在很多课堂中都存在。其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物理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学习难度大、知识内容新,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新的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弱,但是很多物理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没有注重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掌握课堂的教学进度,采用“灌汤式”教学,课堂教学质量低。
        二、指向分析与论证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以问题导向,促进学生课堂参与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学生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分析,同时还进行了论证,这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因此,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学习参与度,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在适当的时间提出适当的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学生进行了思考。例如,在学习流体速度与压强的关系的时候,我们的都知道往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应该是分开的,但是实际上纸巾重合在了一起,学生这个时候会进行思考并且提出问题,“为什么纸巾是合在一起了?”这与生活常识不相符?教师这个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根据书本的内容去分析和探究这其中的原因。
        (二)引导实验探究
        目前,大部分中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的薄弱项进行提高。实验探究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在实验中学生是主体人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因为很多课堂上由于学生的主体性不突出,在进行实验研究的时候很容易只是简单地与教材内容进行比较,没有自己进行思考的过程。分析和论证的过程主要是学生的思维要不断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辩证,实验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分析和辩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容易得到锻炼。例如,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准备实验用具,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探究二力平衡。
        (三)结合生活创设情境
        分析和论证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的锻炼必须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物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并且实践性较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教学方法,既能够使得简化教学,又能够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地融入实际生活内容,通过熟悉的生活加强对学科的认识和把握。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的时候,教师可以随便拿一瓶矿泉水放在阳光下,让学生观察光通过水之后的变化,让学生转化水平的方向是否能够获得相同的样子。还有拿出一面镜子放在阳光下,旋转镜子,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学生基本上都会观察到,但是并没有对这样的现象进行深究,通过物理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这是光的折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想象,更好地了解其奥秘所在,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和探究能力。
        结语
        总之,培养指向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主要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学习的过程中,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论证能力。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首先教师要转化教学角色,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的水平和专业性。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学习计划,尊重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差异化的情况,从而全面地提高下学生的科学学科素养,提升学生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彭妙.指向分析与论证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2019,37(24):12-14.
[2]郑丽丽. 培养初中生分析论证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