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疫情期线上教学安排思考——以高一(下)地理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杨燕 王桂玉
[导读]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教学秩序。学校延期开学,为响应教育部实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实施开来。本文主要从学习进阶理论的观点,思考高一下地理教学,在疫情期间,如何更好地适应线上教学需要,合理实施教学安排。
杨燕  王桂玉(通讯作者)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  611730
【摘要】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教学秩序。学校延期开学,为响应教育部实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实施开来。本文主要从学习进阶理论的观点,思考高一下地理教学,在疫情期间,如何更好地适应线上教学需要,合理实施教学安排。
【关键词】学习进阶;疫情期;线上教学;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12-01
 
        2020春季学期,为了遏制疫情传播。传统面授课教学形式转为“线上教学”模式。受线上教学特点影响,与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相比,教学内容和形式等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及时掌握疫情期学情,对线上教学扬长避短,构建适应疫情期线上教学的教学安排。
        一、学习进阶理论
        学习进阶为“对学生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学习和探究某一主题时依次进阶、逐级深化的思维方式的描述”。[1]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具体的某一地理核心概念认识提升,对地理核心素养的某一方面或全部发生认识提升。
        依据学习进阶理论,对学生阶段性学情有清晰的了解。结合实际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逐级理解地理核心概念,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二、疫情期线上教学特点
        1.线上教学特点
        1.1线上教学优点。
        资源获取灵活。在“互联网+课堂”模式中,高效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及时共享。可以更好地对课堂知识进行外延拓展。
        地点自由。线上教学将教学活动转移到互联网上,不再局限于真实环境的教室内。只要网络条件及设施设备能满足,学习地点可随意选择。
        1.2线上教学不足。
        与传统面授课堂相比,师生互动薄弱。授课者是单线知识输出,教师人格影响力、情感感染力较弱。[2]教师对学生听课状态无法形成直观及时的了解。监管难度大,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高。
        2.疫情期线上教学学情
        集体线上授课前,教师采用聊天工具抽样调查学生。主题为“1、疫情期学科学习积极性?2、疫情期线上课堂听课状态?”了解学生学情。
        学习焦虑感严重。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变化波动较大,心理机制尚未成熟,更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3]困在家中很难静心进行学科知识学习。使用网络资源便捷,媒介依赖性高,难以科学、客观、全面、积极地认识疫情动态,紧张、消极情绪大。
        学习主动性普遍不好。缺乏集体学习的氛围及老师面对面的监管督促,个人独自学习,学习兴致不高。多数家庭家长复工,家庭成员督促学习不力。
        网络资源使用不当,干预正常学习。长时间看电子屏幕,注意力易分散,专注度不高。
        三、高一(下)地理线上教学安排
        1.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为高一(下)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即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线上教学教学内容安排。
        2.1 复习“中国地理概论”。
        “线上教学”实施的初期,授课内容以复习为主。媒体报道疫情多以地图形式呈现各省各国情况。涉及区域认知。在高考地理学科考试中,区域地理是重要载体。故设计复习中国地理概论。
        2.2 时事地理探讨。
        充分发挥教学资源获取便捷的优势。及时开展时事地理知识的探讨,进行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培养。
        设计专题课“讨论武汉市的地理位置对新冠病毒传播的影响(提示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思考)”。“空间”复习“地理位置”。结合华南海鲜市场、武汉市地图。学生讨论归纳:“华南海鲜市场及紧邻的汉口火车站,人员密集,流动量大;湖北省武汉市位于中国中部,距离各省份近;水路交通发达,人员流动频繁。”“冬季”,(感冒)病毒活跃期。“春节”,全国人口流动量大,加大传播风险。考查传统文化,提高地理实践力。
        时事进阶专题“探讨:西藏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病例少的地理原因?”。从“地理位置”、“传统文化”、“交通”、“行政措施”等核心概念探讨归纳自然原因与人文原因。
        2.3 经典地理知识分享。
        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动性,采取知识分享。可师生分享,生生分享,小组合作集中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
        师生分享优秀纪录片《航拍中国》系列。巩固中国地理知识。学生观影后盘点地理知识点。拓宽知识面,带动家庭成员学习,营造家庭学科学习氛围。
        生生分享案例有:软件“大像素看中国”了解中国的城市;”google earth pro”软件找世界著名城市;纪录片《地理中国高原隆起》观后感认识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及影响等。
        小组合作主题展示。以4至6人构成地理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商讨主题、搜集资料、制作PPT、课上展示。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力量,激发学习兴趣,主动进行知识习得,训练多种学习能力。
        3.线上教学课时安排。
        每节课实施(10分钟+20分钟+15分钟)结构。即10分钟学生分享经典地理知识,20分钟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复习,15分钟测评(含前测、中测、后测)。
        四、结语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兼具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众多学科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需要大量真实素材支持。面授课教学时间紧张,无法在课堂开设。受疫情影响的线上教学,虽有诸多短板,也有优势。以学习进阶的理论指导,充分发挥线上教学资源优势。以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素材为依托,进行适合的教学安排,逐步训练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化侠,宋乃庆,杨涛,辛涛.学习进阶测评工具研发:以小学生统计思维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4):72-82.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20.04.006
[2]李秀兰, 蔡园. 中小学网络课程的教学策略[J].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2001.
[3]唐蕾, 应斌.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10).
※注:本文是省级课题《基于科学取向教学论的高中地理微课教学研究》[川教函〔2014〕446号]的推广成果,市级课题《学习进阶理论下的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水平提升研究》(CY2019Y56)的阶段性成果,是省级课题《基于学习进阶的“家国情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20SZSJYZ-24)及省级课题《学习进阶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