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体裁的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马红
[导读] 随着大阅读的广泛推进,各科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不可忽视的问题了。英语学科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要,阅读理解已成为了考查的重点。近几年的中考对阅读速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文章题材多样化,题材广泛化。从试题类型看,考查形式多种多样,所以想要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章题材和体裁类型是很关键的。
马红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乳山口镇中心学校
【摘要】随着大阅读的广泛推进,各科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不可忽视的问题了。英语学科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要,阅读理解已成为了考查的重点。近几年的中考对阅读速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文章题材多样化,题材广泛化。从试题类型看,考查形式多种多样,所以想要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章题材和体裁类型是很关键的。
【关键词】体裁;体裁教学策略;英语阅读;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32-02
 
        【引言】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众所周知,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是知识点教学的另一种方式,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往往还是注重内部知识点的讲解,比如词组或单词的理解记忆,仅满足于对文本的表层信息的提取和一些简单的问答练习,很少涉及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挖掘活动,忽视了对所学文本的深度理解和分析。所以这样的方式只能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而不是语篇知识,以至于学生只能了解文章的知识,至于片段或语篇的结构,学生形不成概念。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都会碎片化,难以形成整合性能力,也就无法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英语学科教学的内容比较复杂,包含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的传授及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能力训练。对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往往比较重视,举一反三,投入大量的操练。而对阅读内容,尤其是课后阅读内容的处理,往往不够重视。对阅读文章的处理以翻译法和对答案为主﹑很少采取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而近年来,阅读理解题在中考的分值比较高,我们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对于中考,对于其他级部的学生来说,也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在进行了多年的应试教育的英语教学后,如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怎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阅读成绩和阅读能力,成为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英语的文章题材非常广泛,体裁多样,这就需要我们从不同体裁来研究,分析,进而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
        体裁教学法不同于以往的阅读教学,它有助于学生建构整体的语篇结构,从不同体裁知识的角度入手来理解阅读材料,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篇分析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文本体裁为基础,结合语篇分析以及体裁分析理论,将基于文本体裁的阅读策略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旨在探究基于文本体裁的阅读策略对英语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
        1.初中英语的阅读题材和体裁有哪些
        2.针对不同体裁的阅读策略。
        一、英语阅读的题材和体裁。关注体裁特征,提取文章主线
        英语阅读的题材很广泛,有人物传记,科普文章,历史文化,新闻报道,广告招聘以及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的时事文章。
        而在体裁方面则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说明文
        (一)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都有线索,如人物线索、事件线索、时间线索、地点线索和情感线索等,它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主线。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5ws和1h问题。这是我们在阅读记叙文时要首先了解的,接着按照线索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能理解整个故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记叙文的叙述顺序有顺序和倒叙两种。有时候作者为了吸引读者,会采用倒叙的方法,这样的阅读题在阅读时要学会从事情本身的发展去理解故事情节,而不要只看事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位置。另外,讲故事必定有其目的,或证明某一个理论,或阐明某一个概念或赞美某种美德,或者谴责某种罪恶等等。我们在阅读时要通过作者的重要细节描写联系故事情节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对这作者着重泼墨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记叙文主要分为故事类、科普类,图表类,新闻类。
        情景生活化以及故事性强的文章,对学生来说较易理解和接受,而社科性、说明性方面的文章,对学生理解接受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在选择课外阅读理解时,会先选择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让学生更有读下去的欲望,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学生在较简单的文章中获取了信心,也有利于促进在之后较复杂的说明文和社科文中的理解。这种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既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对英语产生消极情绪,也能够增强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喜爱。
        a. 故事类
        初中生接触到的阅读材料大都是故事类。阅读故事类的材料,应该抓住人物线索、地点线索、时间线索和情节发展线索。特别注意的是,以上线索往往是并存的。因为情节的发展总是涉及到人物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换等。而阅读材料后的阅读理解题往往会围绕这些内容设计一些事实类的理解题。凡事实类的理解题都可以从阅读材料的表层文字中找到答案。在阅读故事类短文时,应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也就是它的主题。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阅读理解题在测试事实类的理解题的同时,往往有一道推理类理解测试题.
        初三的阅读材料中有一篇是影视剧《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一个故事片段。

故事围绕主人公 Alice 一系列的奇遇展开,场景切换频繁,情节比较复杂。笔者在教授此课时,根据记叙文的文体特征,要求学生找到文章线索。学生有提到人物线索的( Alice, her sister, the rabbit) ,有提到地点线索的( by a river,across the field, down a hole, in a hall) ,有提到时间线索的( one sunny day) 。但仔细思考分析,全文仅在开头提到时间和 her sister,对于 the rabbit 的描述在 in a hall 部分也未提及,而文中地点信息贯穿故事始终,故判断出文章是以场景主线展开的。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特征,因为是奇幻小说,他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兔子是可以说话的,再比如《The emperor’s new dress》中引导学生去分析皇帝为什么会穿这样的衣服,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现整个故事的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分析能力。
        b.科普类
        这里所指的科普类是广义的。它包含有介绍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的短文。阅读这类短文时,要以事实为中心进行思考,抓住事物的特征、用途、相互关系等。如果是介绍社会现象的文章,要掌握所谈现象的内涵。
        c.图表类
        这类短文是通过看图或表格等来了解某方面的情况。指导学生阅读这类材料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了解图表的主题,确定图表的主要内容,二是推敲图画语盲或数字,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或试图表达的含义。
        d.新闻类
        报刊阅读应逐步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新闻报道强调遵循 5 个 w 和 1 个 H,所以,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抓住这一点去理解把握。新闻类阅读属于事实类型文章。事实型题,又称客观题。一般涉及细节内容,词义解释。如:具体的人 名,地名,时间,数据和是非辨析等。解事实型题时,首先快速浏览问题找出关键词或词组。
        (二)说明文就是对事物的特征,发生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说明,从而提出不同的观点。说明文的结构和特点需要通过平稳衔接连成句,体现说明文的真实性,利用简单的陈述句就能表述出非常深刻的道理。
        在一篇课外阅读《西游记》中,我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套路,即说明文的写法:从第一段中的宠物引出猴子,谈论到《西游记》中的猴子,用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nkey king  ?提出中心人物,第二段简要的介绍孙悟空的本领和在团队中的作用,第三段则点明了他的性格,最后一段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也揭示出了道理,人们都喜欢这样的英雄。这样的阅读常常出现推断型题,又称主观题。比如询问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标题、各种推论,作者态度和写作意图等。这类问题属于整体性问题,最好留在最后作答。因为那时已对全文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或者可从其它问题得到一些线索。
        (三)应用文阅读属于信息性阅读,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某方面的信息。其问题大多数是客观性较强的表层理解题,比较容易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多注意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和数据等。
        (四)议论文具有准确严谨的特点,观点明确,证据充分。是对事物的本质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陈述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想法与观点,在提供信息方面议论文更具有说服力。在设计议论文阅读教学时,要明确目标,让学生通过对于议论文的语篇进行学习,之后能够掌握议论文的方法,抓住作者的观点,正确理解文章材料,掌握议论文题材的特点。
        二、阅读策略与技巧的结合运用
        除了针对体裁运用不同的策略进行阅读理解以外,还要注意进行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1.从课文入手,课本上的阅读是教师花时间最多的地方,而从学生方面来说,也是学生最为重视的环节,教师一定要改掉只重视知识点学习的习惯,好好利用。通过课堂训练,让学生从体裁入手,在预习之前先分析整篇文章是什么体裁,再根据不同的体裁进行分析理解。
        2.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说明文。提供给学生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材料,包括人物轶事、科普常识、文化习俗、人文历史、新闻报道、广告说明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些原文版的简易读本,报刊、杂志等。
        3.计时阅读。要训练学生进行计时阅读,即阅读一篇文章,计录下始末时间,简称为 W.P.M.。在课堂内教师可抽 5-10 分钟进行计时阅读训练,但必须要求学生有强烈的时间观念。
        结束语
        将体裁教学法应用到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不同题材及题材的设计,引入体裁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掌握题材的类型,对阅读文章有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快速掌握文章的大致意思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体裁教学法,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做题习惯,构建学生整体的语篇结构,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莉萍,体裁教学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陈韵楚,体裁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