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样态及反思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古和莲
[导读] 基于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分析从传统文化渗透教材中的样态,主要呈现出语文素养与人文主题、传统文化要素编排多样化、传统文化要素少、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图文并茂这五大特点。其次通过加强传统文化诵读、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真正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落地生根,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古和莲   长龙中心小学  341300
【摘要】基于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分析从传统文化渗透教材中的样态,主要呈现出语文素养与人文主题、传统文化要素编排多样化、传统文化要素少、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图文并茂这五大特点。其次通过加强传统文化诵读、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真正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落地生根,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材;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样态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50-01

        由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及落实,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尤其是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其中的古诗词、古典文学等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语文教材之中,既能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又能填补语文教材中的薄弱点,以此来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样态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其整体样态主要呈现出五大特点。其一,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其组织结构为语文素养、人文主题,按照语文要素的知识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编排,传统文化的人文主题渗透其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其二,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素,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且多样化的编排形式,有十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1]。其三,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多元化比较薄弱,部编版教材缺乏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艺术等传统文化的关注,而且地方性、少数民族等传统文化涉及较少,所以应适当的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引领新时代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其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渗透,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此来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去激发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其五,部编版教材中的图文并茂形式,搭配的精美插图,与传统文化内容十分贴切,从而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反思
        (一)加强传统文化诵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诵读,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作品的内涵。


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以教材为本,根据文章内容,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吟诵,比如古诗词、文言文等文学作品,学生都可以带有感情的、正确、流利的朗读,逐渐熟读成诵,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及其韵律,以此来体悟每一个汉字表达的含义,让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更好的继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2]。可以说,诵读经典内容,是利用教材发挥出传统文化价值的有效渠道。因为诵读并非是简单的朗读与背诵,而是需要经过初读的了解、生字的识别、熟读、理解含义,最后到感悟这样的一系列过程,从而帮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出塞》一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诵读,去了解诗词的大意,并且在诵读之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领悟“明月”的文化意蕴,尝试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促使学生读中战士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读出诗人希望国家早日安宁、人们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从而,通过学生带有感情的诵读,能够在这短短的28个字中,将诵读与文意相结合,深刻的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进一步领悟古诗词的语言魅力。
        (二)强调传统文化传承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要强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传统文化真正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并且逐渐生根发芽、发扬光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精心的设计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去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与动力,促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之中,不断的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并且将其内化为一定的技能与技巧,转化为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比如部编版四年级下《囊萤夜读》一文,文言文作为古文,千古传诵流传至今,代表着灿烂的文化,更有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的故事,都是学生传承民族的瑰宝。因此,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本文,并尝试模仿文中描写的事情,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的领悟文中的道理,同时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促使学生认识到无论环境多么的恶劣,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才会有所成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将传统文化加以继承与弘扬,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第一载体,所以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去感悟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熏陶与感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价值观念,从而确保传统文化真正在语文课堂上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翁清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J]. 新课程(小学版), 2019, 000(010):234-235.
[2]张楠. 小学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浅析[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6):P.11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