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张翠娣
[导读] 现如今伴随着我们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使得很多的教学机构在其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上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为了能够迎合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一些创新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以及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张翠娣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轩岗华侨小学  678402
【摘要】现如今伴随着我们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使得很多的教学机构在其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上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为了能够迎合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一些创新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以及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创新与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57-01
 
        引言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要求,对于教学法充分把握,并且需要对教学方法合理应用,为更好开展小学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基础与支持,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一、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教育机构是培养现代化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因此其在开办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创新其教学方法,从而能够找寻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之有益、学之有益,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有所收获、有所体会。此外,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科,是学生从小学直至高中,乃至到大学时期都要学的一门学科,因此老师一定要重视这一门学科的教学,并能够不断地在这一学科中引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于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常创新教学模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能够让他们以更加认真端正的态度投入到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收获到更多有趣的知识,成长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才。
        二、浅析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创新实践策略思考分析
        2.1善于运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的内容形式
        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方便了各学科的备课和教学工作。教师在童话教学中可以提前制作精美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引入色彩丰富的图片、相关知识等,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其知识面。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童话故事的视频短片,让学生获取直观认知,帮助其全面了解文章内容与寓意。观看短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模仿表演,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有助于学生融入情境之中,深入了解角色。比如,讲解《蘑菇该奖给谁》时,开始有的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兔妈妈要奖励跑得慢的小白兔,为了让大家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兔妈妈的想法,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乌龟、兔子、骏马的图文资料与相关数据,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三者的速度有什么区别,乌龟的慢与骏马的快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时教师再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取得进步,应该以谁为榜样、和谁比较,学生马上明白了兔妈妈的智慧。教师再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短片,让学生边看边听,仔细品味不同角色的语气,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角色的心理变化。通过层层推进,让学生认识到敢于和强手竞争,才能显示真本领的道理。
        2.2实行教学方案的合理分层
        小学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方面,需要以不同层次的学生为着眼点,对于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实行分层,从而使教学方案及教学评价都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具体教学方法的设定方面,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依据学生不同层次,对于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思维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积极实现多样化教学,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实现独立思考及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从而使学生自我能力可以实现有效提升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整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及发展,以便更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在教学评价方面,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依据学生心理及学习状况实行针对性评价,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评价更加公平公正,且更加具有合理性。具体而言,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内容,对于高层次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应当以激励为主,以实现学生的更好进步,而对于低层次学生,在实际评价中需要以鼓励为主,实现学生自信心的增强,为学生更好投入到学习中提供有效保障。
        2.3用微课创设古诗情境,触发“兴奋点”
        兴趣是创造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小学生而言,古诗离他们的日常生活较远,显得艰涩难懂,因此语文教学更要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芙蓉楼送辛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个三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前一分钟可以用图片加动画的形式,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玉壶是用来盛酒的名贵玉器,它晶莹剔透、毫无瑕疵,因此唐代人喜欢用它形容人的纯洁、正直;初入官场的王昌龄被人诬陷贪图权位,因此被贬异地。此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王昌龄被贬异地的悲愤与孤独。接下来的两分钟微课可以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的情境:透着寒意的秋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江天地。清晨,诗人王昌龄送别友人,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这段微课视频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人送别友人后的孤独失落,通过以上两处情境的铺垫,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含义和作者表达的感情。
        结束语:
        小学语文本身就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老师应该顺应当今时代改革的模式,跟进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潮流,更加关注创新教育。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正确把握新时代的教学方向,将创新的策略贯穿在课堂的环节当中。
参考文献:
[1]孙金莲.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创新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0(27):89-90.
[2]汤丽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策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34-35.
[3]刘惠涵.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9(1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