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传统文化 推进家风建设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谌友花
[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在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极其紧迫的形势下研究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学习。
谌友花   湖南省溆浦县卢峰镇警予学校  4193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在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极其紧迫的形势下研究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学习。
【关键词】传统文化  良好家风  积极探索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55-01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风建设,而怎样融合传统文化推进家风建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爱阅读的习惯,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1.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言教不如身教,要想孩子喜欢阅读,首先父母要爱阅读,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只有当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爸爸在看书,妈妈也在看书,那还需要去叫孩子看吗?这样日积月累,慢慢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爱上阅读。
        2.创设环境,给孩子营造氛围。
        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就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一个嘈杂喧闹的家庭环境,孩子是无法爱上阅读的,所以父母要首先要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然后一定要把房子布置成不同的区域,可以给孩子做一个空气新鲜,光线充足的小书房,配上精美的书桌和椅子,使孩子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件苦差事。
        3.积极引导,给孩子制定计划。
        引导孩子阅读也不可以是漫无目的,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有针对性地引导,应该从一两岁就开始,带着他们看绘本,看那些有趣的图片图案,让他们喜欢书,体会到读书的乐趣,逐渐过度到低年级读带拼音的书,适当增加一些《唐诗宋词》和《经典家训》、《三字经》等传统国学内容,再到中高年级就可以阅读纯文字经典作品了,有心的父母还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阅读记录表,如果完成任务可以给他适当的奖励,这样即培养了孩子阅读习惯又使孩子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
        4.拓展引领,鼓励孩子撰写文章。
        阅读的目的不只是吸取书本文化内容,还要鼓励孩子自己撰写文章,例如写读后感,读书笔记,还可以参加各种各的征文活动。这样使孩子感觉读书给自己的带来了无穷的力量,孩子不光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也提高了孩子的写作能力,还找到了成就感。这样一举两得,相互促进,孩子只会越来越优秀。
        二、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良好家风建设。


        1.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关家庭伦理的教育方法,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积极挑选良好家风建设读本。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不论是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还是道家的“善行和以身施教”,其中不乏影响世代相传的闪光思想。而这些有关道德情操、精神品质、人格修养的道理,正是当代中国社会所需要的,是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建设文明社会秩序的土壤,其对中国文明家庭的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值得推荐的友《曾国藩家书》《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认真挑选家庭教育的读本,是良好家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
        2.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多样表现形式,丰富家庭教育形式。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如国画、书法、陶塑、剪纸、传统体育等。家长在现代家庭教育过程中,往往太关注文化成绩带来的结果,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能锻炼孩子的品格与修养。如书法的练习,不仅能陶冶孩子的艺术情操,也能帮助孩子养成认真仔细,精益求精的习惯。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家风建设的途径。
        可以利用假期带领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带领孩子去拜访有名望的老人或者家族去学习别人的传统家风,还可以带领孩子们去参加红色研学活动,红色革命基地对孩子们进行传统红色文化教育,还可以利用假期带领孩子重走红军路,参观博物馆、书院,带孩子去听革命老同志老红军讲红色故事等等,这都是最好的教育。
        三、建设良好家风的注意事项。
        1.创建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
        温馨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孩子才有积极向上的心情和积极探索的欲望。首先,家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尊老爱幼 ,家长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去拜访看望长辈,从小培养她们的孝心,父母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父母。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爸爸一定要经常陪孩子,科学研究发现,从小有爸爸陪着长大的孩子以后更勇敢,更有责任心。俗话说,良好的家风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
        2.创建一个学习型的家庭。
        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家庭成员具有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将学习作为自身发展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需要,家庭中充满互动、互学的学习氛围,形成了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俗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他们在阅读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可以帮助他们分清对错、善恶、美丑等,会使人终生受益,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
        要培养积极上进的孩子,首先,大人要有上进心 ,无时不刻要记得给孩子传播正能量,完善积极人格,培养“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的人,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只有充满正能量的家庭才能培育出积极进取的孩子,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方向。
        家长要通过高效能的人格示范、家训建设、家风熏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培养良好的家风永远在路上,愿天下的父母心都能报得三春晖!   
【参考文献】
[1]李雪荣.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