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STSE教育理念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杨云锦
[导读] 初中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学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奠定各种生物知识基础,所以在实际的教育过中教师应当更好的关注相关的生物知识传授,但是在传统更多知识传授过程中,由于相关教学理念的实际影响,导致教师更多地培养学生的知识理念,对于实际的知识使用能力有着一定更多忽视。所以结合当前新课改教学理念存在的不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完成STSE理念的生物知识教学,综合的提升整体的教育效果,并
杨云锦   腾冲市第一中学
【摘要】初中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学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奠定各种生物知识基础,所以在实际的教育过中教师应当更好的关注相关的生物知识传授,但是在传统更多知识传授过程中,由于相关教学理念的实际影响,导致教师更多地培养学生的知识理念,对于实际的知识使用能力有着一定更多忽视。所以结合当前新课改教学理念存在的不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完成STSE理念的生物知识教学,综合的提升整体的教育效果,并且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内容来完成知识核心的内化,使得当前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STSE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39-01
 
        引言:核心素养是当前较为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所以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础入手,针对目前的生物知识教学来说,教师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需要更好地完成相关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包括整体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全面的保证对实际的教学内容都进行有效的优化,综合完成其核心能力的实际培养,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精细课堂目标,指向核心素养
        针对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来说,教师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完成实际的教学质量提升,同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在实际的开展上教师应当完成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精细化安排,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具有良好的课堂知识学习目标,并且也了解自己所以掌握到各种目标,在完成目标的设计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分层化的教学,使得不同学生都可以了解自己的定位,更好地完成知识传授。最后即是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核心素养中包含的各种内容更都进行实际的梳理和分析,使得各种内容都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培养,综合满足当前的实际教学需求。
        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目标:
        (1)生命观念: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作物生产当中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实际生活中重要应用;
        (2)理性思维:使学生在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
        (3)科学探究: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查询参考文献等形式,逐步探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4)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意识到农民的辛苦,能够珍惜粮食和蔬菜。


        2应用问题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针对初中学生来说,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其应当完成多种形式和方法的使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相关的问题教学模式,使用的不同的问题能够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针对有关的问题来说,教师应当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学习的环境中,并且为了能够提升整体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上教师应当完成探究工作的开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更好地完成教育情境的构建,而在学生对问题的不断思考和分析过程中,其也能够逐渐地让其思维发展得到创新培养。
        例如,在《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基于本节课中的教学内容“人、动物细胞中的结构与功能”,向学生提出“人的细胞结构是怎样的呢?”“人体当中细胞的功能是什么?”等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从而落实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3应用实验教学,发展核心素养
        实验是生物课堂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生物知识与实践相联系的途径。而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开展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教师也应当积极借助实验的展开,引导学生在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流程等内容的思考的探索中,实现探究意识和科学思维的发展,从而逐步落实生物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要求。
        例如,在开展《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实验的形式,实现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讲述《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节课当中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理论上认知植物生长中需要的营养物质。随后,教师引入“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中的影响”这一实验,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材料以及实验流程的设计,从而使学生在分析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探索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节课中理论知识的认知,同时在参与“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中的影响”实验的过程中,提升实验实践操作能力,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
        4总结:
        总而言之,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生成并不是在一节课,或者几节生物课程的教学中就可以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创新,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同时,体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从而逐步形成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STEM教育的实践[J].邓德坚.中学物理.2020(18)
[2]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改革分析[J].孔丽丽.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