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谢文萍
[导读] 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个主要途径,历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是高考制度并非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而不断调整与完善。新高考政策的出台,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考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高低的方式,同样也是检验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是否落实的重要途径。

谢文萍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
【摘要】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个主要途径,历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是高考制度并非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而不断调整与完善。新高考政策的出台,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考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高低的方式,同样也是检验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是否落实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70-01

        高中作文要体现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映他们的思想观点,高考作文命题密切结合时代形势,符合时代要求,启发考生表现时代风貌。考生在准备应考阶段,务必密切关心时代形势,才能保证作文的选材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思想性。为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建议策略。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在高考语文中占有很大比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目前,我国高中语文课程安排中很少会出现明确的、单独设立的作文课或习作课,并且在高中语文的大多数必修教材中,作文习题往往只占了小部分的比例,这显然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在对高中生进行作文教学时,还缺少相应的专业教材以及系统的训练方法。如今通用的语文教材中依然还没有给作文流出足够的思考空间,也很少有学校为学生购买专门的作文教材。既然缺少教材,也就没有系统的作文课程安排,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只能是零散的,没有系统的从词句到结构、问题、构思、立意最后再到成文的系统训练,以至于许多高中生到了毕业以后仍然对作文心存畏惧。
        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一)转变观念
        高中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高考模式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意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不是说要考倒考生,也不是要放任自流。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搬用原来的一套来训练学生专攻一种文体。也不要只重分析,轻写作。对学生限制过多就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感到作文枯燥无味。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每样能力都不可或缺,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人为地把这四个方面割裂开来,不能偏重哪一项而不顾其他。所谓“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与表现的机会,不是说考生可以随便写,胡乱写,也不是说可以准备几篇范文就可以随便套用,不确定的因素实际上要求学生的基本功更扎实才行,是指学生在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文体,可以确定几种立意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种自己最好把握,最能展示自己才华的一种方案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写作文这一块上做到各种文体都能写,又有写某种文体的特长,做到“一专多能”。



        (二)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素材
        相比于初中作文来说,高中作文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从近年来高考中的作文来看,大多数作文的内容都不是十分优秀,不仅缺少创新性同时也很难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当考生置身于高考考场时,其心情本身就是十分紧张的,要想在考场现场即时创作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单靠灵感还是远远不够的,其主要还是靠考生长期以来知识的积累,当看到题目的时候,才能够确保自己有话要说、有文章可写。所以我们常说,在日常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并提升自身观察的能力,从而不断的积蓄写作的相关素材。第一,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合写与读之间的关系,从而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在布置完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随堂再布置一次小练笔,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重对经典词句的积累,从而夯实自己的写作基础。
        (三)关注时事,丰富作文主要内容
        现阶段高考命题作文的一大趋势就是,对当年的时事新闻进行充分关注。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而是需要学生打开自己的眼界与耳朵,联系当下时事近20年来,我国高考的作文没有远离过当年的时事,所以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实事进行评判,并且对自己理解的时事进行加工,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写出新的境界。例如,2020年初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就是这一年的个重大事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对此次事件进行探究。教师可以从本次事件爆发后,我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众志成城共同弃赴抗疫的前线,从团结的角度来揭示本次事件,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展现我国人民的团结精神。在本次事件爆发后,我国医学工作者快速找到病发根源,并且及时提出防护措施,以此来体现我国医学的发展。这样通过一个时事,学生就有了多个作文写作的不同角度,学生的写作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结语:
        总之,高考制度的变革,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有很深的影响,需要教师深入学习和领会,并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逐渐养成习惯,保障作文教学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为高中生的语言修养和综合发展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范晓东,尹昕.新中国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演进与政策逻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01):19-23.
[2]徐婷婷.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2):20-22.
[3]袁福美.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价值及策略[J].文学教育(上),2021(01):122-123.
[4]张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6):155-156+159.
[5]葛晓丹.让学生真正闻到名著的“馨香”——谈如何将高中语文名著阅读落到实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2):7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