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文红苹
[导读] 如今社会和学校各方面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成为一大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教师的责任所在。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数学教学也在进行创新和改革,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相关探究,旨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实现。

文红苹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摘要】如今社会和学校各方面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成为一大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教师的责任所在。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数学教学也在进行创新和改革,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相关探究,旨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实现。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69-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的动力。当今,我国高中课程较为紧张,学生即将面临升学考试,处在紧张的备考中,各科教师也都提高了课程强度,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学生的压力极大,苦不堪言。尤其在数学学习中,课程难度较大,一些抗压能力较差的学生逐渐放弃了学习。对此,高中教师应转换教学思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代替“题海”战术,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究。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升学的困扰,情感的波折,使他们的心理状态是不态稳定。他们对某个学科的兴趣往往体现在对这个学科老师的喜欢,喜欢老师,就爱屋及乌,对这个学科特别感兴趣,就有渴望上课进而全身心投入地学起来。一个受学生尊敬、喜爱的教师,学生往往乐意上他的课。所以对数学教师来说,经常和学生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了解学数学遇到的困难,及时帮他们分析解决。虽然数学老师不一定是班主任,也要细心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思想波动,关心他们,走进他们的心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刚开始数学成绩很不错,期中考试突然考的很差,后来上课爱睡觉,也不和同学老师交流,数学课上不再积极发言。我发现后,及时找他谈心,了解到他父亲突然离世,母亲身体不好,家里失去经济来源,考上大学也上不起。这对这种情况,笔者和学校沟通,学校减免了一切费用,还给了他补助,同学们也热情的帮助他。这给了他学习的动力,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名校。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大部分是抽象化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假如没有任何的辅助工具是很难进行理解的。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也不能将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导致学生学习高中知识的进度受到了阻碍,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压制。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所带来的优势,将课堂所讲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多媒体中进行教学。


比如,课本中对于函数图像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播放动态的函数图像图,学生在观看动态的函数图像时,可以感受到不同函数类型之间的图像变换,学生在学习函数图像之间的变换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各个函数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函数图像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于函数图像的理解,通过多媒体这种声形并茂、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学生可以迅速掌握有关函数图像的重点内容。在学生后期的复习过程中,可以想起教师在课堂中所播放的动态函数图像变化图,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逐渐地被激发出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如果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变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这一点,将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例如,在教授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道问题:某单位要外出旅游,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可选择,甲旅行社只需领队买全票,其余人全部享受2/3的票价优惠;乙旅行社则全部8折。那么,哪家旅行社更优惠呢?这样的问题是学生身边的事,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不仅可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还进一步增添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给学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上的成功最能成为学生增强自信并自愿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每学期,每单元的开始都可让学生自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确定相称的竞争对手,开展“结对子赛”,并通过及时批阅的作业,课堂前五分钟基础练习,课堂上的小测验等,使学生能经常从这些机会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教学时,教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智力水平出发,确定教学的坡度和进度。根据学生的差异,灵活调整教学要求,采取分层教学,对能力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布置难易度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和提高。作业批改时,为了体现人本主义理念,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采取积极评价方式,利用个性化、情感化的对话式语言。比如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只改他们作对的题,对于做错的则做个记号(并不打上“×”)让他们改正后再拿来改,此时如果全对了则给个“A”。因为一般是全对了就给“A”,如今有了改变,只要你改正了,那么不管是谁的本子都能每次都是一个大大的A。这就刺激了学生每次都去积极地改正做错的题,而且满心欢喜。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我们则应尽量去找他们做题的闪光点,并在旁边写上“好”或者是“有进步哦!”“加油!”等,字虽少,可我觉得对学生的触动一定会很多。今后的学习态度也一定会有很大改变,对数学也会有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心。
        结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为更好的提升数学教学成效,全面优化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该充分全面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翁,积极主动的投身于数学学习以及探究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黄献军.浅谈高中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培养[J].高考,2021(05):46-47.
[2]范霓霞.高中数学作业:有效课堂的“后视镜”[J].高考,2021(05):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