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学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白升彩
[导读] 幼儿语言教育是幼儿全面素质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幼儿语言教育的关键,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语言教育最主要任务。本文从不同角度对3-6周岁儿童语言教学方法进行简单概述。
白升彩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草皮街幼儿园  云南  临沧  675800
【摘要】幼儿语言教育是幼儿全面素质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幼儿语言教育的关键,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语言教育最主要任务。本文从不同角度对3-6周岁儿童语言教学方法进行简单概述。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63-0
 
        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开始,语言就伴随其生活,激励其思考创造,促使其社会化转型,引领其发展,语言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教师要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大家都知道“狼孩”的故事,初期离开了特定的环境,一切后天学习都是枉然。若是幼儿在幼儿期养成不良的语言习惯,后期改正就非常难。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愉快的语言环境,促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愿意说,有机会说,有计划有准备的开展语言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因为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幼儿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我们可以在幼儿周围找出紧密相连事与物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通过幼儿的感知来获得一些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同时,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我就给孩子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让他们通过触摸、闻闻、尝尝、看看等操作活动学习了“香甜”“黄澄澄”“红彤彤”“绿油油”等词语。春天,万物苏醒,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最适应幼儿种植植物,并让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异同。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话敢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因为每个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肯定、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创设宽松、愉快、富于鼓励的环境,对培养幼儿口语表达的主动性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创设环境,确定主题,发展幼儿的口语。
        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应结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口语习得的规律,通过游戏、日常活动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口语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及训练,不断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二、领域渗透,发挥语言条件优势
        《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学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
        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仅仅靠专门的语言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随机渗透到其它领域的教育活动中。科学、艺术、健康、社会等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虽然不以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但活动中包含了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因此,我认为语言教育应当结合每个活动的特点,利用各个领域中的语言教育因素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游戏时出于对各种角色之间联系的需要,幼儿相互之间要自然地进行对话,从一开始角色之间的相互问好,结伴游戏,到逐步商讨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难题。评价游戏时用连贯的语言恰当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游戏的情况。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让幼儿积累更多的语言经验,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表演游戏中,幼儿会沉浸于表演游戏的良好语境中,没有压力、没有顾虑,敢演、敢讲,积极地运用角色语言进行对话。让幼儿在想象的环境中创造出丰富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现角色,让幼儿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三、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
        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每个幼儿在生长阶段的发育状况都是不同的,有的幼儿接受新知识较快,发展迅速,而有的幼儿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不能较快的掌握老师教的知识,我们老师就需要因材施教,不能对所有的幼儿都采取一样的教学方法。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阶段性的,每个幼儿自身的情况也有区别,有的幼儿语言发展较快,有的幼儿语言发展较慢,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刀切,在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应抓住各个幼儿发展的关键期。我们不能要求幼儿接受不在他们理解范围的知识,也不能只教给他们过于简单的知识。
        教学中多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为幼儿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让幼儿自己学习和发现。如《大象救兔子》活动中,我这样提问幼儿“如果旁边没有大象,兔子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多提目的性强的问题,这样不至于幼儿无从答起,使活动陷入困境。提问指向范围扩大。如《三只小猪》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三只小猪会怎样去设计自己的房子呢?”这样的问题有助于不同水平的幼儿理解和回答。另外,提问还要注意灵活机动。每个幼儿都是活动的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虽然教师课前备课中也做了多方预设,但还是很难捕捉到每个幼儿的心灵。因而,当计划和实践出现差异,个体差异显著时,我们就要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包括提问的范围大小,难易等。
        总之,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语言飞速发展时期,培养幼儿正确的语言习惯,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幼儿说话兴趣,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发展语言,这样语言教育对孩子来说才是一件轻松有意义的事情。只有通过语言交流,才能促进合作,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制定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0月第1版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