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杨得志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为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教师必须加强作文教学力度。通过结合生活化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作文教育质量,从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质。

杨得志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良梨镇杨集小学  235322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为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教师必须加强作文教学力度。通过结合生活化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作文教育质量,从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91-01

        引言
        生活化成为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教学方法,尤其是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效果显著。写作能力体现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与人的交际能力等,是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表现,如何促使学生将生活中的所听、所想、所思融入作文创作中,并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成为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所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因此,生活化的语文作文教学理念,能够将社会生活事件拆解,并有效地搜集凸显作文主题的细枝末叶,并糅合优美、清新的语言表达出来,注重对小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能力培养。
        一、依托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依托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洞察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水平有积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正确把握生活化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方向性的作文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依托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思索实际生活,与学生一起回忆和总结生活趣事。以《触摸春天》为例,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文章内涵,让学生回忆和想象自己在春天遇到的趣事。通过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帮助学生梳理春天的趣事,逐步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为了提升作文教学的效果,教师还可以“春天的趣事”为题,让学生展开写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更多的生活图片或视频,不断训练学生的语文洞察力。通过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图片或视频内容,培养学生的作文拟题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制作一些关于大自然现象的微课视频。通过反复播放视频,让学生发现和探索大自然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培养学生拟题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深入地体验和感悟写作。
        二、在生活中学会积累
        作文写作的过程也是素材积累的过程,同样任何学科的知识都需要通过积累来实现。而作文的积累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写作文而积累,同时也是培养小学生感知能力、加强生活认知的关键,从而为写作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从小锻炼小学生的写作创造力。例如,为了促进小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文素材积累习惯,教师每人发放一个作文素材记录本,将每天在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展现,同时也可以以摘录的形式记载。


比如,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的环卫工人正在辛勤地劳动,可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对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进行赞美,并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为环保事业贡献微薄之力的精神。这样,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素材积累习惯,通过长期的生活观察和积累,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应用生活化练习方法,强化写作技巧训练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主要通过生活的方式进行写作练习,这种练习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从中体验缓慢的生活感,拉近学生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其不再排斥写作,在写作中结合日常所见信手拈来。与此同时,强化了师生间的互动,让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使其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比如在学习《杨氏父子》这篇文章时,学生可以从文章中小孩子的回答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之后将其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校园中花坛的标语大都应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泼的表达方式,这种语言态度亲昵,更容易让人们接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写一则贴近自己生活的宣传标语,通过这样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确保学生的灵感火花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强化这方面的训练,促进学生的写作内容朝着生活化方向发展。
        四、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是强化学生写作思维,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路径。为了提升学生挖掘生活、认知生活、理解生活、享受生活的能力,教师必须根据实际作文教学需要,为学生开展一些趣味化的生活活动。首先,教师应利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猜猜他是谁》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一个有趣的游戏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一起实践活动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同学。为了提高游戏活动效果,教师可以“我的同学”为题,对学生进行简要的写作训练,从而在团结学生的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谊,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发展。其次,教师应加大生活化教学力度,巧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情境,促进学生的生活实践。通过引导学生生活,帮助学生感知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逐步丰富学生的生活情感。以《祖父的园子》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一个鸟语花香的园子。通过加强对视频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断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使学生能够联想到自己的祖父。然后依托事先准备的小剧本,与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和亲人告别时的场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素质,教师还可以在剧本中渗透一些德育知识,从根本上增进学生的语文情感,促进学生提升德育水平。
        结束语
        总之,写作实际上反映了生活,是学生在生活中产生了一定感受基础上表达的真实情感。教师要主动应用生活化作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海燕.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10):90.
[2]周利民.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7):51.
[3]后科明.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新课程,2020(20):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