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质量的提高优化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徐影
[导读] 小学课堂练习教学的开展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是教师自身的工作总结而言,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教师和学生一定要予以高度的重视,确保认认真真地开展课堂练习教学,并且从中有所收获。

徐影    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  330000
【摘要】小学课堂练习教学的开展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是教师自身的工作总结而言,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教师和学生一定要予以高度的重视,确保认认真真地开展课堂练习教学,并且从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质量;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90-01

        引言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中,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逐渐凸显了一些不得不优化、改善的弊端,才能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时代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教师也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出教育的优势,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小学数学教育,可以说是学生数学学习生涯中的重要组成,属于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小学数学教师此时不仅需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还需关注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积极性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组合作设计课堂练习
        在很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已经被引入并广泛应用,但是在数学课堂练习教学中,这一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因为教师常常采取学生个人的测评方式,注重对每一位学生成绩的了解,从而忽视了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所以教师应当改善教学模式,例如从划分小组开始。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没有较为成熟的思维,多数都是听从教师的安排,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小组的划分,并引导他们进行小组合作,然后讲解小组合作模式下课堂练习的目标、任务以及流程等,最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练习的设计,不一定只是采取做教材上练习题的模式,还可以互相出题考察或者口头进行问题的交流和思路的探讨等。总而言之,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很好地丰富教学形式,并且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位置与方法》时,小组成员可以站在不同的方向、位置,然后让一名成员来以自己为中心,进行其他人位置的描述,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位置与方向。
        二、立足课本,注意基础性
        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生必须学好、理解好、用好。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综合练习》这节练习课中,第一个环节就进行了基础性的练习,笔者用的是课本中的第8题,原题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下列三角形是锐角、钝角还是直角三角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这题的神秘感。


教师将原题做了一些改变,在出现第一个和第二个图形时,学生可以根据一个钝角和直角快速的判断。在第三个图形只出现一个锐角时,少数学生的第一反应会是锐角三角形,这时出现这样的图形,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只有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第二个基础练习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算出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第一个三角形已知其中的两个角分别是1200和300,计算第三个角的度数。通过这道题目,学生回忆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第二个图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已知其中的一个锐角是600,求另一个锐角的度数。学生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可以直接用900减去其中一个锐角得到另一个锐角的度数。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角度,直观地发现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初步感受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断,并回忆它们各自的特征。
        三、设计生活性和开放性
        练习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的。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因而数学教师可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开展课堂练习,增强学生数学意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以“认识人民币”课为例,我们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在超市购物”练习情境,再将学生分为超市收银员和顾客小组,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情境中了解如何使用人民币,并充分领悟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融合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可以有效应用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应用能力。此外,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不应短暂的给出准确答案,而需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思考和求证时间。因为在以往数学练习当中很多教师都迫不及待给予正确答案,严重阻碍学生发散性思维,而学生的思想在这种模式下也会形成定势思维,影响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对此,在数学课堂练习中应充分体现开放性,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升数学学习整体性。例如在春节来临之际,小丽妈妈要为她购买一套新年衣服,超市中很多类型衣服,请在喜欢的衣服中购买一套不超预算且符合自己新意的衣服。其中短裙68元,裤子90元,风衣100元,牛仔衣50元,但小丽的妈妈只带了200元,问如何购买?而超市需要找回多少零钱?这种类型题目具有显著的生活性和开放性特点,更与学生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瞬间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积极性,可以达到预期练习效果。
        结束语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需要不断转变、优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课堂练习的设计、布置属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此时也需从课堂练习的设计方法、内容等方面出发,为学生设计出针对性较强的练习内容、方式,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数学水平。总而言之,教师也需着眼于课堂练习的优化,才能更好地提升数学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菁.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科幻画报,2020(09):182.
[2]陶雪婷,郭永林.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新智慧,2019(23):94.
[3]苏朝树,冉偲见.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8(10):105+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