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分析 罗南旭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罗南旭
[导读]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普及,并且在各行各业当中都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公认的方法。在当前教育领域,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已经成为了首要的课题。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在充分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在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罗南旭   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塘坎上小学  643000
【摘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普及,并且在各行各业当中都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公认的方法。在当前教育领域,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已经成为了首要的课题。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在充分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在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187-01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部分,我国对小学教育也十分重视,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大部分教师认可的教学形式,也起到了一些良好的效果。我们应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
        想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管是教育部门的监督,或者是学校的自身建设,首先就必须强调对教师的教育培训,让教师有更高的教育素养,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能力,来支撑教学的开展。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尤其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掌控能力,信息技术不仅无法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甚至会阻碍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所以,在自己的业余时间,教师应当有一定的主动性,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与知识,在增强对信息技术掌控与了解的前提下,利用好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教师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之后,学生才能在教师的辅助与引导下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会有效减轻负担、缓解压力,教学也不会受到技术层面的制约,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发展。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借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带入到真实的情境当中,更适合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内容。此外,通过融入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情境的形式,能够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也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虽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情境创设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但实际上却没有足够的感染力,对学生而言,很难将数学知识和教师用语言和行动描述的情境结合在一起,所以实际上的教学效果也有限。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学生能迅速找到数学知识与教学情境之间的联系点,迅速进入到具体的情境当中,并逐渐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此外,信息技术能够将数学知识具现化,借助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一些学生心中的刻板印象也能被打破,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幅度转变传统的教育体系,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特性、喜好,也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具体的学习情况是有很大差距的,教师想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能迅速掌握学生的信息,帮助学生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开展教学,让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得到发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与能力。而个性化教学的开展,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在相应的教学平台上实现。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在教学平台上进行数学练习,并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在从教学平台上学习知识之后,立即针对该知识点开展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巩固自身知识能力和水平。根据学生平时练习的正确率和知识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推送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从课堂上掌握的相关知识,开展个性化的教学。
        四、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将信息技术进行应用,从而更加高效的利用好课余时间,对课堂的教学做出补充,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一些微课、慕课等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可以要求小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相应的微课、慕课学习,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且我们也可以通过弹出问题等方式,来对小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从而逐渐培育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尝试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开展微课等全新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制作好的教学视频,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深度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圆柱与圆锥”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圆柱和圆锥物体展示给学生,类似于水桶、谷堆等等,并构建相应的图形模型,让学生将具体的公式带入到模型当中,合理应用数学知识内容,并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将相应教学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上,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开展自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结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已经成为了主要的课题内容。作为教师,应当掌握一定的策略与方法,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武平.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小学园艺种植综合实践活动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8:111-112+115.
[2]马小梅.优化手段激兴趣化繁为简释重难——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发展,2019,02: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