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期间发热隔离留观病人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兰大小学版(医学版)》2020年6期   作者:刘芬
[导读] 诊断不明确,常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在发热门诊留观.出现发热咳嗽症状的患者被医生告知因病情需要隔离留观时,多有一些负面心理。我们在护理时注意观察病情,分析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新冠肺炎期间发热隔离留观病人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刘芬
桃江县人民医院  湖南桃江  413400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发热 隔离留观 心理护理

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发热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施行排查、筛选新冠肺炎病人的窗口。就诊患者多为发热,经过检查后确诊新冠肺炎患者送新冠肺炎病房,疑似病人送疑似病房。诊断不明确,常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在发热门诊留观.出现发热咳嗽症状的患者被医生告知因病情需要隔离留观时,多有一些负面心理。我们在护理时注意观察病情,分析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20124 - 315日共收治发热隔离留观患者126例,其中男性  75例,女性 51例;20岁以下的9例; 20-40岁的75例,40一60岁的32例,60岁以上的10例。 5例确诊为肺炎、支气管炎转入病房继续治疗,其余治愈出院.

2.患者心理分析

2.1恐惧:患者对新冠肺炎认知程度不足,太多患者认为发热可能就是新冠肺炎,其次周围人员对其回避的态度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压力。如多名患者入院后单位马上将与之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隔离,所在单位或居委会一天多次电话询问其体温情况,使之心理负担加重。另外,病房工作人员的防护着装也加重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患者人院后大多表现为动作僵硬、不知所措,对答不确切等。

2.2焦虑:患者人院后,科室谢绝家属陪护,一人独居一间病房,缺少交流和信息沟通。尤其在未明确诊断期问表现焦虑情绪更为严重,大多患者表现为失眠、少语、食欲差、自诉不适症状增多等。

2.3强迫行为:大多患者因担心感染别人或被别人感染而表现出不敢自主呼吸,不敢触摸门把手、窗户、永龙头等公用设施,并有反复洗手、频繁测量体温等异常行为。个别患者不敢如实说明自己曾到过疫区或从外地归来等流行病学史。

2.4孤独感增强 患者担心别人远离自己,害怕受到冷落、歧视,常希望周围同志多关心自己,心事重重,敏感多疑,情绪低落,尤其住院期间不允许陪住、探视,四周都是陌生人;由于隔离防护,看不到医护人员的表情,处于相对社会剥夺、相对感觉剥夺的状态,更易产生孤独感,盼望亲人早日团聚,

2.5急躁 有的患者认为自己仅为一般的感冒,根本不需要隔离,表现为对医护人员工作的不理解,对治疗和护理不配合; 有的患者在心理上回避新冠肺炎,经常要求测体温;有的患者甚至辱骂医护人员。

3. 护理对策

3.1首先病人来到医院必须要热情接待,主动自我介绍,消除人院时的紧张情绪:护士应用亲切的话语与病人及陪送家属进行交流,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安排、经治医生及隔离要求等,让病人家属放心,并最大程度地减轻病人紧张情绪。其次要向患者说明防止不同接触背景的患者分区隔离的重要性,耐心询问病史,鼓励患者如实告知流行捕学史。

3.2走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多与患者交流,给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他们多倾诉,以排解心理问题。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结合讲解隔离与防护的重要意义,使患者以正确和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使其懂得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强烈的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的心理反应会降低人的免疫力,对疾病的康复不利。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合适的沟通交流方式。我科曾入住一位聋哑少年,患者因住院期间不能与女朋友见面,情绪不稳,坐在窗台上不下来,要求与女朋友见面,否则就跳楼!我们立即与其女友联系,将其接到医院,告诉患者其女友就在医院,离他很近,让他与女友进行视频,让女友用纸笔写字与其沟通、劝导,让其安心治病,患者情绪稳定后放弃跳楼念头,之后让其女友每天与其视频沟通交流,我们也对患者予以高度关注,上班人员每天花不少时间与其书面沟通交流,解决其生理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让患者安心住院至痊愈出院。

3.3进行心理护理时注意语言艺术

3.3.1讲究称呼艺术 斯洛认为,人有被尊重的需要【1】但是,在医院还是有人床号称呼病人,或者于脆用“喂”代 替称呼.这不仅不礼貌.而且也不于与患者展开淡。在病房,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予以不同的称呼,如xx奶奶,xx爷爷,大哥,大姐,大叔,阿姨等等,一个适当、得体的称呼表现出对病人的尊重,从而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为进一步沟通创造良好的氛

 3.3.2在倾听中了解病情,掌握心理需要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 让病人倾诉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键。实.病人在倾诉的过程中心理问题能得到渲泄.这就要求护必须是一个好的倾听.在倾听时用眼睛视着对方的眼睛或面部,真诚、耐心地倾听他(她)的诉说。患者比较容易对你说出他的心里话,也容易取得病人对你的信奈,更好的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


3.3.3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处境是进行交谈的基础 住院病人大都存在不惯心理。这是为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完全改变.也因为对住院本能地存在一种恐惧心理2】有的人焦虑不安,有的患者见到医务人员就要求院,或者在隔离区出来回走动,坐立不安。如果有患者提院,而护士只是简单地回答:不行.体温必需降到37℃以下,且持续 3 d后才可以走.有的患者会立即与争吵起。他们会说:“我体温已经正常,我一定要出院,”很多次笔者用这样个比方告诉那些急于出院的人:“医生给你们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疗.体温降下来了.就好比用大炮将敌人赶出了城门,是继续击敌人.还是停止战斗让敌人修养生息、卷土重来?,表示理解他想出去见家人,见朋友的心情,并保证他们多住两天.多观察两天,完全是情的需要。这样就得到了患者的理解,使之用平静的心境待以后的治疗.

3.4做好基础护理,缩短护患接触距离:患者多以高热入院,食欲较差,加之无家属陪护,生活自理困难,护士应本着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在切实做好自身防护的条件下,定时进入病房帮助病人完成洗脸、更衣、排便等基础护理,并在护理病人的同时与患者进行交流,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每日征求患者对饮食的要求。及时通报营养食堂制作可口的饮食.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减轻患者的痛苦。

3.4提供安全、舒适环境,减轻紧张度 为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使其更好地接受治疗,我们注重病区环境的布置,更注重室内的布置。在每个隔离病房内,放置电视机,装备电扇移动风扇和移动消毒机,安装感应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擦手纸;每人配置专用痰盂对排泄物进行消毒;每日定时对房间空气、用具等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减轻紧张感。

3.5开展健康教育,消除对疾病的焦虑心理:在患者人院早 期和未明确诊断时,护士应充分理解患者对新冠肺炎的恐惧及对自身疾病的疑虑。用科学的态度如实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讲解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和防护要求,及时通报患者各项检查结果,配合医生争取在最短时问内明确诊断。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挑战。在患者明确排除新冠肺炎诊断时,要让患者保持平稳心态,避免过度兴奋并节制饮食。

 人的心理活动可直接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强烈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影响疾病的转归,好的心理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可缓解患者的不情绪,开展健康教育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的重要手段,对患者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加强护患间的直接交流是调整患者不良心理最直接的手段。护士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 献精神.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开展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以履行自己的职责。

4.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既不恐惧也不轻视,要求患者注意劳逸结合,调配好饮食,禁饮酒及吸烟,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家中预防隔离,居室经常通风,指导患者正确监测体温,忌滥用药物,必要时来院复诊。要求家属充分理解患者积极配合患者做好防护。

5. 访

出院后24-72h作电话追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变化。在生理方面了解其自身情况,如有无咳嗽、发热等;在心理方面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愉快;在社会方面了解周围有无新冠肺炎及高热患者。回访后在回访记录单上及时记录,若有可疑情况次日再次回访。对有疑虑的患者在电话中及时、细致解释疏导,必要时要求其来院就诊治疗。126例追访发现,除5例有轻微担心,其余患者一切良好, 并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吕式 护理学基础M.北京:光明日报版社.1990.13.

2】车永生.临床医学语言艺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l.280—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