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何雯洁1 张伟2
1.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2.成都市新津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9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分成常规组(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研究组(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各46例。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IL-6以及TNF-ɑ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可显著减轻炎症反应。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支原体肺炎在儿科比较多见,是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而引起的一种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可导致高热不退、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甚至累及肺外多系统及组织,危及到患儿安全健康。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对青霉素以及头孢类抗生素不敏感[1]。目前临床常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比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且多报道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效果。鉴于此,本研究以9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着重观察了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8月。入组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结合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检查证实为支原体肺炎。排除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不全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的两个小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中25例男性和21例女性,年龄3-11岁,均龄(6.2±0.9)岁;病程2-6d,平均(3.4±0.7)d。常规组包括26例男性和20例女性,年龄2-12岁,均龄(6.3±0.7)岁;病程1-7d,平均(3.6±0.5)d。各组临床资料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本研究与《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相符。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46例患儿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在常规氧疗、镇静以及静脉补液的基础之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mg/kg,每日1次,持续用药5d之后停止用药4d,然后改为阿奇霉素片口服治疗,10mg/kg,每日1次,持续用药3d之后停止用药4d,此为一个疗程,坚持用药3个疗程。
给予研究组46例患者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静脉滴注分2次,首先静脉滴注红霉素30mg/kg,每日1次,持续用药5d之后改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10mg/kg,每日1次,持续用药3d之后停止用药4d,再继续静滴3d,此为一个疗程,坚持用药3个疗程[2]。
1.3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效果判定内容如下:体温在用药72h后恢复正常,肺部啰音在用药7d后消失,X线胸片在14d后恢复正常,视为显效;体温在用药7d后恢复正常,X线胸片、肺部啰音在用药14d后减轻,视为有效;体温、肺部啰音以及X线胸片结果无任何改变或加重,视为无效。其中显效与有效之和视为总体疗效。(2)采血检测并详细记录患儿血清炎症因子IL-6以及TNF-ɑ水平。
1.4数据统计处理
将本课题研究获得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并进行数据检验处理,结果以P<0.05进行差异评定,采用卡方处理计数资料,T值处理计量资料。
2.结果
2.1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小组
|
病例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体疗效
|
研究组
|
46
|
31(67.39%)
|
13(28.26%)
|
2(4.35%)
|
44(95.65%)
|
常规组
|
46
|
26(56.52%)
|
10(21.74%)
|
10(21.74%)
|
36(78.26%)
|
X2
|
-
|
|
|
|
8.296
|
p
|
-
|
|
|
|
<0.05
|
2.2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血清炎症因子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常规组血清炎症因子对比(x±s,pg/ml)
小组
|
病例
|
IL-6
|
TNF-ɑ
|
用药前
|
用药后
|
用药前
|
用药后
|
研究组
|
46
|
12.3±2.2
|
7.2±1.5
|
13.6±2.9
|
8.9±2.2
|
常规组
|
46
|
12.2±2.4
|
10.4±1.8
|
13.5±2.7
|
10.5±2.6
|
t
|
-
|
0.144
|
5.487
|
0.306
|
6.154
|
p
|
-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支原体属于一种微生物,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仅会引起肺部炎症表现,而且还会累及泌尿系统、心脏、消化系统。因此,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是减轻患儿病情的关键[3]。目前,临床药理学研究认为大环内酯类药物能够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而实现杀菌、灭菌功效。本研究对照观察,发现研究组总体疗效95.65%,高于常规组78.26%,且IL-6、TNF-ɑ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应用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红霉素能够结合细胞核蛋白50S亚基,进一步减少细菌合成,达到抑菌目的,对于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与红霉素相较,阿奇霉素具有更加广泛的抗菌谱。红霉素血药浓度较高,阿奇霉素半衰期较长且渗透组织的力度更强,二者协同作用,进一步最大化抗菌、抑菌效果,减轻患儿肺部炎症反应[5]。
综上所述,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效果好,可显著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借鉴。
参考文献:
[1] 程红.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研究进展[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 v.35;No.138(03):73-75.
[2] 郭云霞. 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38):43-44.
[3] 李欣怡, 余君, 朱蕾.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9, 042(001):33-36.
[4] 陈嘉慧, 印根权, 余嘉璐,等.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 24(8):587-589.
[5] 尹桃, 蒋跃飞.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对比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2, 27(004):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