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6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应用合理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兰大小学版(医学版)》2020年6期   作者:王松
[导读]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9年1-6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应用合理性分析

王松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部二楼中草药房      233000

 : 目的 分析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6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5034张,统计并分析中成药使用情况。结果 457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比9.08%。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重复用药135张(29.54%),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当105张(22.98%)和超大处方用药89张(19.47%)。结论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中成药; 门诊; 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用药如何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已成为临床医师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1]开展临床用药监测,建立用药点评制度,能够有效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1-6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中成药处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年1-6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5034张,涵盖全院临床各科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统计并分析中成药使用情况,包括辨证用药、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给药途径、溶剂、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等。

1.2 方法

将抽取的处方按事先设计好的表格逐项填写,采用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5034张处方,457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比9.08%。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重复用药135张(29.54%),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当105张(22.98%)和超大处方用药89张(19.47%)。


1 不合理用药情况

不合理用药类型

不合理处方/张

占不合理处方比/%

重复用药

135

29.54

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当

105

22.98

超大处方用药

89

19.47

超说明书用

65

14.22

联合用药不当

63

13.69

3 讨论

3.1 重复用药 

医师使用中成药时,导致相同成分药物联合使用。如口腔溃疡患者,处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六味解毒饮+清热散结片,这3种药品均为清热、消炎、解毒、散结、止痛,属于同一小类中成药,属于严重的重复用药不仅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也存在潜在风险。

3.2 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当 

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当主要包括溶剂选择不当与西药混合滴注等。一处方为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黄芪注射液20 mL,而说明书规定输液时选用生理盐水配伍使用。处方为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热毒宁注射液20 mL+胰岛素注射液4 U,静脉滴注,1/,而说明书明确警示“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使用”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药剂型,但成分复杂,应按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因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一般都规定了溶剂及其用量,如不按要求使用溶剂种类或溶剂量偏少,有可能增加不溶性微粒,会造成局部血管堵塞、静脉炎、热原样反应等药品不良反应[2-3]

3.3 超大处方用药

根据规定,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病、癌症、脑血管病、前列腺肥大、肾病时处方可延长2周用量,处方需加以说明[4]。如诊断为肾虚,处方为金水宝胶囊63 粒× 20 盒,3 粒/ 次,3 次/ 日,此处方为140 d 的药量。《处方管理办法》规定“门诊处方不得超过7 日用量,一些慢性病、老年或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注明理由”。此处方既未注明理由也未双签字,违反了上述规定,也不符合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宗旨。

3.4 联合用药不当

如诊断为气虚泄泻,处方:参倍固肠胶囊+清肝解毒片。前者健脾温肾,固肠止泻,后者清肝解毒,利湿退黄。中医诊断最基础的八纲辨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依据诊断说明病性为虚寒,用前者回应了“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而后者是为实证、热证所设,这样配伍不符合药效互补及增效减毒的原则[5]

3.5 超说明书用药

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患儿5个月,诊断为咳嗽,处方为小儿麻甘颗粒,每次1.6g,1 日4 次,口服。说明书规定,小于1岁的患儿每次0.88 g,1 日4 次,但此患儿是超倍用药,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其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适宜的药物、用药途径、用药方法,宜优选儿童专用药物。

3.6 改进措施

1)加强临床医师中成药合理使用研究和培训;(2)提高临床中药师专业素养,发挥药人员在处方审核调配中的监督作用;(3) 建立药师与医师相互沟通的制度加强药师与医师间的沟通,药师将药房里的相关药物的一些基本信息及时传达至临床,为医师在合理用药及处方开具方面提供有力支持;(4) 建立处方考核制度处方点评工作组对每个月点评出来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点评结果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 施嫣嫣, 陶婷婷. 1374张门诊中成药与化学药联合应用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 18(7):865-866,869.

[2] 彭期兵. 门诊处方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构成分析及预防措施[J]. 河北中医, 2014,(1):104-105.

[3] 杨娟, 林晓兰, 李慧. 1112张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1,(1):28-29.

[4] 陈敏, 罗燕梅, 易美红, . 我院38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用药分析[J]. 中国药房, 2012, 23(15):1439-1440.

[5] 陶健. 我院门诊中成药应用合理性分析[J]. 中国药业, 2016, 25(18):9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