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 李凡(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目的: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分析,然后基于隐患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6.01-2017.01尚未实施安全隐患管理,与2019.08-2020.08这一阶段实施安全隐患管理之后的两个阶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评分、指标达标情况均优于实施前,组间对比P<0.05;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各个科室回收及时、供给及时、态度良好、包装完好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实施前,组间对比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工作人员服务效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的任务就为全院供应各类无菌敷料、器械以及其它医用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同时还承担着医院污染物回收、清洁灭菌、再次发放等相关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无菌物品供应站[1]。消毒供应中心若存在安全隐患,医院感染发生率也会上升,所以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而本文也是就此展开了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01-2017.01尚未实施安全隐患管理,与2019.08-2020.08这一阶段实施安全隐患管理之后的两个阶段作为观察研究阶段,其中科室工作人员一共有62名,其中有3名男性,59名女性,工作人员年龄范围24-55岁,平均为(35.45±4.56)岁,两个阶段工作人员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结合之前工作经验来总结出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具体包含了仪器管理、消毒灭菌物品质量、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工作质量等多方面,然后再基于具体的隐患来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并且严格执行。
1.3观察指标
对安全隐患管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进行评分,评价过程中主要是就18项指标达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各个科室都有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工作质量评分主要是交由各个科室管理人员来进行,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质量越高[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5]。
2.结果
2.1实施前后工作质量评分及代表情况对比
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评分、指标达标情况均优于实施前,组间对比P<0.05,见下表1.
表1 实施前后工作质量评分及代表情况对比
时间
|
例数
|
工作质量评分(分)
|
指标达标(项)
|
实施前
|
16
|
86.15±4.96
|
14.26±1.61
|
实施后
|
16
|
91.63±3.88
|
17.09±0.55
|
P值
|
-
|
<0.05
|
<0.05
|
2.2实施前后各个科室满意度对比
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各个科室回收及时、供给及时、态度良好、包装完好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实施前,组间对比P<0.05,见下表2.
表2 实施前后各个科室满意度对比(`X±S,分)
时间
|
例数
|
回收及时
|
供给及时
|
态度良好
|
包装完好
|
实施前
|
16
|
19.26±3.68
|
20.64±2.46
|
18.46±3.27
|
19.38±3.26
|
实施后
|
16
|
23.69±2.26
|
23.17±1.23
|
22.40±2.19
|
22.97±1.05
|
P值
|
-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3.1安全隐患分析
在本次分析过程中,我院有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点:(1)设备仪器管理。高压蒸汽灭菌设备可以说是消毒供应中心内部最为重要的设备,可是其在使用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操作不够规范、没有定期做好小故障排除、设备保养工作有待优化等问题,这就直接对设备安全运行造成了影响,从而引发了安全隐患。(2)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自身没有对自己的工作起到足够的重视,在执行相关操作的时候出现了简化流程等情况,严重降低了安全系数;此外,还有部分工作人员自身基本素质有待提升,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接受与操作能力不足等情况,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加大了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的发生[6]。(3)消毒物品质量原因。消毒供应中心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清洁质量尚未达标、随意简化亦或者是更改操作流程等情况,这很容易引发锈渍、污渍、微生物清洁不够彻底等一系列问题;此外,清洁消毒之后包装物质量没有达到相关标准,亦或者是材料本身质量、清洁度没有合格等等都有可能会加大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4)工作质量原因。消毒供应中心在工作过程中措施不够完善、管理制度松散没有有效执行、安全教育环节不足、预防交叉感染措施没有做好等等也会加大安全隐患的发生。
3.2管理措施
针对尚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加强管理:(1)构建出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消毒供应中心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与规范化,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对各项职责进行量化,同时使用定期、非定期等方式来保证制度的落实,就一些高安全隐患设备则可以构建出相应的维修管理档案,亦或者是安排专人进行负责。(2)做好工作人员培训与教育。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培训,让其能够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展。(3)做好质量监控。为了能够有效保障灭菌物品质量,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构建出相应的质量控制小组,以此来对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进行控制和管理,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实施针对性的安全隐患管理措施之后,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评分、指标达标情况均优于实施前,组间对比P<0.05;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各个科室回收及时、供给及时、态度良好、包装完好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实施前,组间对比P<0.05。由此可见,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工作人员服务效率,最大程度发挥出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内部的作用。为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隐患分析,然后基于隐患来做好相应的管理与优化,这样才能确保自身职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曾金晶.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2):116+136.
[2]赵霞,王力红,赵昕,陈丽鸥,赵会杰,张京利,马文晖,韩叙.消毒供应中心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实践[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06):945-950.
[3]詹朦,姚卓娅,耿军辉,李漫春.河南省眼科手术器械处置及管理现状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36(08):609-612.
[4]李月霞.循证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2):175+178.
[5]孙育红,钱蒨健,王维,钱维明.二级及以上医院手术器械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05):729-734.
[6]黄幼珍,赖有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防护隐患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