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结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作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6期   作者: 陈海斐1 陈绍锋2 刘立缔3
[导读] 分析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结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作用价值。

        陈海斐1 陈绍锋2 刘立缔3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东湛江 524003


        【摘要】目的:分析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结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采取适形调强放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结合适形调强放疗对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增长患者生存时间,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适形调强放疗;肝细胞性肝癌;作用价值

        肝癌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恶性疾病,死亡率较高,临床多采用肝移植和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但是,多数患者一旦发病,均已至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诊断难以手术的中晚期患者,可采用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且好于姑息治疗。因为多侧支循环或再通、双重血供等因素致使肿瘤难以完全坏死,单一使用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依然难以使患者最大收益。近些年,随着放疗技术的逐步发展,调强放疗逐步被使用在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化疗中,但是,有关两种治疗方式合用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有效性的相关研究不多[1-2]。为探析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结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我院特选取该类疾病患者80例进行分组实验,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80例作为此次调研的样本,按照随机分配法把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女患者20例,男患者20例,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4.31±6.42)岁。实验组患者40例,女患者18例,男患者22例,年龄在41~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2.78±4.82)岁。两组患者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通过股动脉进行穿刺行肝固有动脉或其分支介入化方式治疗,选用烟台鲁银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超液态碘化油(质量分数为40%),以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奥沙利铂,两者生产批号分别为1002181、100228,用量分别为10-30ml、30-50mg,再选用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雷替曲塞,生产批号为11070615,用量为2-4mg,明胶海绵颗粒或PVA颗粒用在栓塞血管,参照患者肿瘤大小,以及碘油分布状况,调整药物用量,30天1次。持续治疗2次;实验组患者持续治疗2次后,实行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在患者呼吸状态下,使用增强CT扫描,强化薄层无间隔持续扫描,薄层厚度为3mm,CT成像之后,传输到CMS-X10调强治疗计划系统,经治疗计划系统勾画靶区及敏感器官的轮廓,并考虑误差等多种因素之后,将摆位和内边界值设定,以及将敏感器官的限量及靶区处方用量输入。通过逆向运算方式,优选治疗方案,物理师和放射治疗科医师一起确认之后,传送到瓦里昂EX23直线加速其。依据肿瘤分期及直径等综合因素,使用不同时间-剂量分割方式进行照射,分割剂量为每次3Gy,每周5次,15次总用量应为45Gy,分割剂量为每次4.5Gy,每周3次,10次总剂量为45Gy。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使用mRECIST标准进行测评,主要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进针及疾病稳定4项。全部目标均没有显示动脉期强化者为完全缓解;存活目标病灶的直径总和减少程度在1/3及以上者为部分缓解;目标缩小程度没有达到部分缓解,或增加没有达到疾病进展程度者为疾病稳定;病灶动脉期增强显影的直径增加程度在1/5以上者为疾病进展。治疗有效率为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5.0进行本次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治疗有效率使用χ2检验; P<0.05,说明数据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情况情况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肝细胞性肝癌的治疗上,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但多数患者经临床诊断均已为中晚期,错失手术治疗时机。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是其临床常用手段,但单一使用效果不佳。因为栓塞后侧支循环形成及门脉血供等因素,单一肝动脉加入栓塞治疗很难将肿瘤周边癌细胞杀死,特别是肿块较大时。肝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局部失控所致,提升肝癌区域性与局部控制,能明显提升患者生存指数[3-4]。适形调强放疗使用多个非共面或共面照射,能够使放射高剂量去的立体分布与肿瘤立体形态基本相同,肿瘤部位接受高剂量照射时,能明显减少周围组织与正常器官的受照剂量,提升中晚期肝癌姑息性放射治疗的效果。将二者联合使用,可克服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的不足,使用适形调强放疗精确摆位、定位及治疗等优势,针对栓塞治疗不佳的患者可实行进一步治疗,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周期[5-6]。本次研究结果也发现,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二者联合使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总之,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上,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适形调强放疗的临床效果要好于单一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完全值得被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田云飞,邹嵩,谢可平,等.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026(033):63-66.
[2]李炜,姚忠强,柳仲秋,等.三维适形放疗对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miR-122a,miR-221的影响及疗效研究[J].中国医刊,2019,v.54(09):110-113.
[3]王瑞航,姚升娟,张晨,曲静琦.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近期疗效及Child-Pugh分级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0,v.33;No.520(17):109-110.
[4]姜永继,邱冬,郑萍,等.经导管肝动脉栓塞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3):23-24.
[5]许春生,马翠真,房巨波.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联合阿帕替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及对visfatin,prohibitin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年20卷71期,110-112页,2020.
[6]魏庭丰,何仕诚,朱海东,方文,杜瑞杰,彭博,刘琳琳,郭金和,邓钢,朱光宇,滕皋军.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间隔长短对近期肝功能影响的比较[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v.29(11):65-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