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的价值及对改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6期   作者:田秋颖
[导读] 分析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的价值及对改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的影响

        田秋颖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的价值及对改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共96例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2020年10月期间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予以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改善效果及护理影响差异。结果:护理前1日,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神经系统功能评分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4周时,观察组上肢FMA、下肢FMA及ABC失语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提升明显,观察组MES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实施,可有效辅助临床治疗改善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护理价值

        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损伤是脑梗塞患者临床高发病理性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并发症,临床脑梗塞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实施虽可有效恢复阻塞脑血管血运,减轻局限性脑组织、神经组织缺血性损伤进展,但对于已形成的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则需积极配合护理实施予以促康复处理。现阶段针对脑梗塞患者生理功能预后康复护理实施,虽已形成多类系统化康复护理模式,但不同模式间康复侧重点差异,或可导致康复效果差异[1]。因此,为分析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的价值及对改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的影响?,特设本次研究,研究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本院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共96例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2020年10月期间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予以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早期康复护理。
        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48岁,平均(65.09±4.08)岁,病程(4.05±1.35)h;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最大者80岁,年龄最小者48岁,平均(64.25±4.02)岁,病程(4.11±1.32)h。两组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颅脑CT造影均确诊为脑梗塞;(2)患者均在发病6h内入院接受介入、溶栓治疗;(3)家属、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确诊继发性脑出血者;(2)深度昏迷者。
1.2方法
        常规护理:即在患者经溶栓、介入治疗病情稳定后,依据患者生理功能障碍评估结果制定康复护理方案后实施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自患者溶栓治疗、介入治疗次日起实施护理。治疗期间先就患者肢体关节、肌肉结构予以被动运动锻炼,维持关节灵活性,肌肉正常形态,待患者转入康复期后制定个体化运动康复计划,促进偏瘫侧肢体功能康复;其次,需在康复期治疗期间依据患者失语症ABC评分结果制定系统性面部肌肉、口腔肌肉功能锻炼,并配合读写训练及口头表达训练,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康复[2-3]。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改善效果及护理影响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组间差异性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数据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性显著且P<0.0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FMA、ABC、MESSS评分对比
        护理前1日,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神经系统功能评分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4周时,观察组上肢FMA、下肢FMA及ABC失语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提升明显,观察组MES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前1日,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神经系统功能评分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4周时,观察组上肢FMA、下肢FMA及ABC失语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提升明显,观察组MES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分析原因: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实施,可在针对脑梗塞患者常见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并发症,经治疗期间科学、系统性康复护理措施的早期开展,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语言功能恢复,从而促进自身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积极改善临床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实施,可有效辅助临床治疗改善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萌.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6):6895-6897.
[2]徐芳佳.个体化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0,44(12):1731-1733.
[3]江新娣,黄羽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5):184-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