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鹤岗鹤矿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联合诊断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经乳腺钼靶检查后乳腺癌疑似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对照组(n=42)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n=42)行常规超声、弹性超声联合检查。以病理穿刺检查为标准,比较两组超声诊断结果差异。结果:常规超声、弹性超声联合检查乳腺良性肿块、恶性肿块确诊率、诊断特异度均高于常规超声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采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模式,诊断应用价值显著,可在常规超声分析患者乳腺肿块基础成像指征后,经评估患者肿块弹性积分后,实现对患者肿块性质的有效鉴别诊断。
关键词: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乳腺肿块;鉴别效果
乳腺肿块是女性常见乳房腺体增生性疾病,可依据患者乳腺肿块性质分为良性、恶性两类,临床中以良性肿块较为多见,但同时存在一定恶性肿块风险,影响患者健康安全。临床诊断中,可通过触诊、乳腺钼靶检查实施筛查患者乳腺肿块恶性风险,但诊断实施中部分良性肿块乳腺钼靶成像指征与恶性肿块存在相似性,易发生漏诊、误诊。超声诊断作为当前开展率较高的乳腺肿块筛查措施,可在分析患者肿块超声指征后实现基础鉴别,但单一常规超声诊断实施可参考指征较少,故诊断存在局限,或可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提升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性质鉴别效果[1]。因此,为评价分析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联合诊断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临床效果,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经乳腺钼靶检查后乳腺癌疑似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对照组(n=42)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n=42)行常规超声、弹性超声联合检查。
对照组,年龄区间32~60岁,平均年龄(46.24±4.36)岁,乳腺钼靶检出乳腺肿块数量(2.54±1.05)个、平均直径(3.12±0.95)cm;观察组,年龄区间31~62岁,平均年龄(46.52±4.49)岁,乳腺钼靶检出乳腺肿块数量(2.61±1.09)个、平均直径(3.15±1.02)cm。两组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乳腺钼靶检查结果均提示为乳腺恶性肿块高风险者;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确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超声检查:即引导患者取仰卧位接受检查,需抬起患侧上肢充分暴露腋窝及乳腺部位,将超声探头置于乳腺位置处先进行矢状位、冠状位二维超声扫查,确认乳腺肿块位置、形态、边缘成像特征及周边组织相关性,其后取彩色超声模式,多切面扫查乳腺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及血流信号。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5.0~10.0MHz[2]。
观察组行常规超声、弹性超声综合诊断:(1)常规超声诊断方法同上;(2)常规超声检查结束后,取同体位实施弹性超声检查,将超声探头垂直放置于乳腺肿块体表位置后实施检查,检查后期间需确保超声探头检查及加压幅度统一性,在完成初步弹性超神成像后,经分析成像切面及弹性色彩分布后,调整诊断切面及频率后,实施二次扫查,确认弹性超声成像结果。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8.0~12.0MHz[3]。
超声诊断结果由影像科医师综合讨论后签发。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穿刺检查为标准,比较两组超声诊断结果差异。
常规超声检查中如确认肿块边缘呈分叶状、毛刺状或蟹足状成像指征,肿块边缘增厚部分回声信号增强或可见强回声声晕,增加探头压力后肿块形态无变化,活动性较差,且肿块周边可见镞状钙化点,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为2~3级时,确诊为恶性肿块。
弹性超声诊断中如肿块弹性超声诊断评分≥4分即为可判定为恶性。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各项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病理诊断提示,对照组确诊良性肿块25例,恶性肿块17例;观察组确诊良性肿块26例,恶性肿块16例。常规超声、弹性超声联合检查乳腺良性肿块、恶性肿块确诊率、诊断特异度均高于常规超声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常规超声、弹性超声联合检查乳腺良性肿块、恶性肿块确诊率、诊断特异度均高于常规超声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常规超声诊断实施中可在分析患者乳腺结节超声成像指征及血流信号后,通过特异性指征及血流分级,鉴别患者肿块良恶性,而在弹性超声诊断中,则可借助对患者乳腺肿块弹性成像分级情况,联合肿块弹性变化,实现对患者肿块性质的有效鉴别诊断,联合诊断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采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模式,诊断应用价值显著,可在常规超声分析患者乳腺肿块基础成像指征后,经评估患者肿块弹性积分后,实现对患者肿块性质的有效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张照清.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于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6):36-37.
[2]蔡彬彬.联合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2):118+120.
[3]任丽娟.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2018,27(04):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