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目的:讨论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分为两组,使用预见性护理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跌倒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环境意识,药物意识,情绪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生活习惯意识以及预防跌倒总体意识行为等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中使用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跌倒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环境意识,药物意识,情绪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生活习惯意识以及预防跌倒总体意识行为。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
心血管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发病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1]。心血管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很难根治[2]。由于患者的年龄较高,身体器官存在退化的情况,免疫功能降低,身体的恢复能力比较差,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并发症,由于身体虚弱,很容易发生跌倒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脱臼,骨折,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等情况[3]。使用预防性护理,预防跌倒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本文中选择8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其中实验组:男,女分别为21例,19例,年龄/年龄均值为:61岁到83岁、(72.22±1.52)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0例,20例,年龄/年龄均值为:62岁到83岁、(72.38±1.71)岁。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测,进行健康宣教等。在实验组中使用预见性护理。(1)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以及家属的安全意识。(2)护理人员为患者提高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在病区走廊设置扶手,防滑的地面,及时清理活动场所的障碍物以及积水的情况,对于存在危险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牌。病床的高度一般在55厘米,双侧设置护栏,避免患者在夜间发生坠床的情况。(3)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跌倒风险的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对于帕金森患者,活动不便患者以及窦房结功能低下的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预防患者跌倒。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测。P<0.05,那么差别较大。
2 结果
2.1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跌倒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的情况 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跌倒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相比,差异较大(P<0.05)。
.png)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很难治愈,主要是由于血液循环系统发生障碍导致的疾病,主要有微血管,静脉动脉,心脏等,很多疾病与动脉硬化具有重要的关系[4]。在发病后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5]。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在住院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跌倒情况,使用预见性护理,可以预防跌倒,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本文中选择8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明显小于使用常见的护理干预的患者,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医疗纠纷发生率较少,住院费用较低,护理满意率较高,环境意识,药物意识,情绪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生活习惯意识以及预防跌倒总体意识行为较高。
综上,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中使用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跌倒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环境意识,药物意识,情绪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生活习惯意识以及预防跌倒总体意识行为。
参考文献:
[1]刘敏,张凯,李君,李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的预防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8):173-174.
[2]黄晓丹,麦兰桂,贵雪平.预见性护理防止老年脑血管病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9,9(08):166-168.
[3]尤玉梅.应用防范跌倒护理评估表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1):263-265.
[4]吴海燕,尹红英.预防跌倒护理模式在防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中的效果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3(04):509-511.
[5]周文婷,罗何婷,刘燕妮.预防性护理对降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