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花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二科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目的:讨论评判性思维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使用评判性思维护理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优良率,护理满意率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中使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治疗效果,让患者感到满意。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护理;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生活质量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发病后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出现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冠心病心律失常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2]。在治疗中使用评判性思维护理,使用准确,客观,连续的评判性思维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3]。本文中选择8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其中实验组:男,女分别为20例,20例,年龄/年龄均值为:61岁到80岁、(71.32±1.52)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1例,19例,年龄/年龄均值为:60岁到81岁、(70.28±1.71)岁。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实行用药指导等。在实验组中使用评判性思维护理。(1)护理人员需要使用评判性思维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缓解患者不良情绪。(2)护理人员需要使用评判性思维观察以及判断心律失常前的症状,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心率等指标,对于频繁出现心悸的患者进行绝对卧床休息,并进行吸氧,每分钟使用4到6升,在症状缓解后,停止进行吸氧。(3)护理人员使用评判性思维识别以及判断安全因素,防止不良事件发生。加强对病房的巡视,使用专业知识讲解各种危险征兆,并及时告知医生,准备好急救的仪器以及药物,配合医生。(4)护理人员使用评判性思维观察以及评估患者的用药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在用药前,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用药的剂量,名称,使用方法,在用药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在用药后需要观察半个小时左右,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3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优良率,护理满意率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测。P<0.05,那么差别较大。
2 结果
2.1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0.05)。
.png)
3 讨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在治疗中使用评判性思维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4]。护理人员使用评判性思维观察患者以及判断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心率,对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措施[5]。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实行心理护理,缓解不良情绪。识别以及判断安全因素,防止不良事件发生。观察以及评估患者的用药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处理。
本文中选择8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评判性思维护理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患者的治疗效果优良率较高,护理满意率较高。
综上,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中使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治疗效果,让患者感到满意。
参考文献:
[1]曹小丽,杨延,孙静.个体需求导向的生理-心理维度协同式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17(04):56-60.
[2]陈政.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的调节作用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5):22-23.
[3]宋晓.全面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03):385-386+389.
[4]陈超,于文敏.评判性思维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4):3126-3128.
[5]安佩芳.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04):628-63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