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婧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观察对脑出血病人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病人中抽取出80例进行观察,以掷骰子的方式将病人分成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n=40,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情况、存活率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存活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有很大差异(P<0.05)。结论:对脑出血病人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可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利于病人的预后,应积极推广。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脑出血;预后
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一种疾病,病情危急且死亡率极高,需要进行有效且及时的抢救与护理,相关研究表明[1],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抢救效果,改善病人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往临床多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但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可应用急诊护理干预,遂以对比研究分析其具体效果,现做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病人中抽取出80例进行观察,以掷骰子的方式将病人分成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对照组:男性病人有24例,女性病人有16例;年龄为39到83岁,平均年龄为(61.75±5.14)岁。实验组:男性病人有23例,女性病人有17例;年龄为41到84岁,平均年龄为(62.07±5.32)岁。资料对比,结果提示没有明显差异(P>0.05),即对比研究可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病人应用常规护理,由病人家属将病人送往医院,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体征监测、对症护理等。
实验组病人则应用急诊护理干预,主要的措施为:①急诊后,在5分钟内出诊,赶往现场,途中与病人家属进行电话沟通,询问其有关病人的相关信息,并进行记录;告知病人家属注意事项,如不要挪动病人。②达到现场后,立刻给予病人心电图监护,并为病人吸氧,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如清理病人口腔与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等。严密监测并记录病人的体征。③护送病人前往医院,期间保持对病人病情与体征的监测,保证车辆平稳,并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与安慰,缓解其不良情绪。④护送过程中,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手术准备,并开放绿色通道,保证病人在达到医院后可以立刻接受手术治疗。⑤病人达到医院后,立刻进行相关检查,根据记录制定手术方案,获得家属同意后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1.3评价标准
①记录两组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统计平均值并对比。②记录两组病人出现的并发症,比较总发生率。③记录两组病人的存活情况,统计存活率并对比。④以100分问卷调查两组病人的满意程度,90分以上为满意,75到90分为较为满意,75分以下为不满意[2]。统计满意度并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8.0,定性资料由检验处理,计量资料由t检验处理。统计学意义存在的依据为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并发症情况与存活情况。详细数据见表1,实验组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
.png)
3.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十分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与残疾率,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影响,该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威胁加剧[3]。
要想改善脑出血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存几率,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极为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抢救效果,笔者认为可应用急诊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涵盖了入院前与入院后,更加全面,不仅可以减少急救反应的时间,缩短抢救时间,使病人在最佳时间内接受治疗,同时可以在接诊的过程中给予病人有效的护理,为其后的手术治疗奠定良好基础,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并减少并发症[4]。为进一步分析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笔者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存活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有很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病人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可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利于病人的预后,应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初久合.急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评价[J].心理月刊,2019,14(08):67.
[2]张小鹏,王丹.急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质量影响分析[J].名医,2018(12):181.
[3]曹美兰.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8,37(34):163-165.
[4]王磊.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抢救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4):1444-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