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靓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四川省内江市641100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近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选取8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呼吸康复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开展治疗后,于生存质量评分方面相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P<0.05);观察组在开展治疗后,于护理满意度方面相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采用呼吸康复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使生存质量明显得以提升,开展价值显著。
关键词:呼吸康复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影响
慢阻肺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目前临床上尚未研究出该病的病因。当肺部发生病变时,呼气和吸气时的气流受到限制,最终会引起一系列机体综合性病变反应。
老年人是该病的多发群体,由于老年人自身的免疫机能下降,如果不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将会使死亡率增高。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找到新的辅助治疗手段是十分重要的[1]。本文为研究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别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呼吸康复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从近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中选取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男患者17例,女23例,年龄在60岁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68.23±1.19)岁;观察组中,男患者18例,女22例,年龄在60岁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68.81±1.6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该实验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患者有严重的脏器疾病;不配合实验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阻肺症状。
1.2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患者、患者家属讲解住院期间注意事项。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情绪的变化,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并嘱咐患者多休息,根据患者病情的症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呼吸康复护理:①腹式呼吸:把手放在患者的肋骨弓下,协助患者吸气。患者每天用该方法吸气2次,每次10~20分钟,1分钟做7~8次的训练。②缩唇呼吸。指导患者从口呼气,从鼻吸气。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是1:2或1:3,在呼气时要让吸入的气体全部呼出。每天训练10-20次。③有氧运动训练其耐力。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为每个患者都制定运动日程计划表,根据患者的爱好,可以选择登楼梯,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肺功能方面。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束后,在统计处理中使用SPSS17.0软件,以95%作为信赖区域,表示利用率(%)计数数据。比较和分析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前提,数据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在开展治疗后,于生存质量评分方面相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png)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大部分老年患者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后,都会产生情绪波动和消极情绪,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气道炎症,患者患病后,肺功能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呼吸康复护理根据患者个人的情况,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呼吸、运动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护理人员除了需要出色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和细致观察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变化,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改进[3]。患者经过呼吸康复护理后生存质量有明显的改善,躯体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肺功能的评分显著提高,加快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采用呼吸康复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使生存质量明显得以提升,开展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刘梅霞, 姜宏英, 张娜. 呼吸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科学养生, 2019, 022(012):228.
[2]孟世芳, 余利娜. 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 11(09):175-177.
[3]张春静. 探讨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012(035):P.1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