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医学教育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王翔
[导读] 老年医学涵盖了医学,社会和道德挑战的多种性质,因此需要一种多维,

        王翔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 重庆 400050
        摘要:老年医学涵盖了医学,社会和道德挑战的多种性质,因此需要一种多维,跨学科的方法。英国老年医学会指出,许多护理失误影响了老年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是具有复杂需求的弱势群体。因此,当务之急是,老年医学专业的受训者必须在培训过程中有机会练习采用多学科整体方法护理老年患者的技能。老年医学的专业培训课程种类繁多,概述了受训人员需要发展信心和能力,以便在急,慢性疾病,康复和生命终期以及各种环境中对老年人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事故和紧急情况,高依赖性,病房和门诊医院设置,家庭以及中长期护理。
关键词:临床教学;老年病学;PBL;CBL
1.简介
        老年病学临床教学的内容由于老年患者具有衰老、认知障碍、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不全、肢体活动受限、免疫力低下、代谢平衡被破坏等病理生理特点,造成临床症状不典型、没有特异性表现及易漏诊等情况,加大了治疗难度。同时,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而且,每位老年人的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等社会特点不同,使老年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复杂。因此,在临床教授中,除了讲授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知识外,还向学生们介绍衰老过程中的器官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流行病学和自然转归、评估和管理(包括疾病、功能障碍及症状不同于其他年龄组患者的评估和管理方法),还介绍老年人常见的问题,包括事故、跌倒、住院相关损害、医源性问题、营养问题、行为问题及社会问题等[1, 2]。
        最近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开发了老年医学专用的模拟培训计划,并提倡将其作为未来老年医生的基本教育方式。这些课程侧重于与老年患者护理直接相关的临床方案,包括对重症老年患者的管理,节制护理,复杂的出院计划,痴呆症护理。这些课程使用高保真程度的人体模型,患者角色,具有集成临床技能的患者角色,部分任务培训师和角色扮演练习,涉及教职员工,以最小的学习差距促进向真实环境的迁移。对“定制的老年医学模拟培训”的初步定量分析表明,受训者的技术和非技术技能以及对老年医学情景管理的信心得到了显着改善,参与者反馈的主题分析支持将模拟作为一种有用的教学工具。学习到的最常见的教育结构是临床知识,情境意识和沟通技巧,所有这些都被其他学习媒体认为没有有效地教授。参与者还评论说,模拟成功地解决了老年课程中很少正式教授的领域,例如节制评估,生命终结决策和多学科情况。然而,支持保留从这种学习中获得的技能的证据仍然有限,迄今为止所展示的收益受到课程参与者人数的限制[3]。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正式比较模拟的效果与更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对病人结果的影响,并探索模拟经验对长期学习成果的影响。尽管此类课程是专为老年医学专业学员设计的,但将其作为其他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工具,以提高管理老年患者的能力,也是可行的。模拟培训可在不影响患者安全的情况下提供情境学习,并着重于受训者展示有效的非技术技能(在多学科环境中至关重要)的能力及其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4]。
2.研究进展
        研究通过课堂效果和知识应用能力比较和单纯的PBL教学法相比,PBL结合CBL法在课堂效果方面有明显的改善,表现为课堂注意力程度、兴趣情况、课堂气氛、与老师交流、内容理解等得到明显改善。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但由于老年医学发展较晚,如何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中尚处于探索阶段。此外,虽然该校PBL教学模式推广比较早,但对象多为七年制和八年制学生。

而选修老年医学的学生大多数为五年制学生,这些学生目前的教学模式仍主要是老师授课的教学模式。其次,在国外PBL的教学中,医学院在新学员基础医学阶段都采用了综合课程,在科学合理的框架下模糊了各学科的界限,突出了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5]。而目前大多医学院校的教学仍以学科为单位,在老年医学教学中更强调的是临床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内科基础上的临床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单纯的PBL教学法往往让缺乏临床思维训练的学生,在讨论环节中对讨论的内容缺乏临床逻辑分析能力,讨论混乱,不能深入,从而难以保证教学的完成,更谈不上各种能力的提高。CBL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具体的病案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病史的采集、临床逻辑分析、解决临床问题。CBL教学法在本校老年科实行数十年,在其实践中充分表明了其在培养学生临床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在PBL教学法之前推行CBL教学法,可以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使学生对教师的临床病例分析有初步的认识,帮助其建立临床思维概念,为后续PBL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性思维提供必要的准备,帮助学生逐渐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因此,CBL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让学生有适应、转变的过程,并从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不断强化独立的临床逻辑分析能力。PBL结合CBL有助于加深知识印象,拓展思维,提高知识摄取和应用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等。在保证课堂效果的基础上,PBL结合CBL,有助于学生逐渐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具体的临床问题中通过资料搜索、分析、讨论、思考不断提升临床处理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加深知识印象,最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两种教学法对培养临床综合技能的比较临床综合技能是培养临床医生的根本。本研究表明,PBL结合CBL法和单纯PBL教学法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临床综合技能上,PBL结合CBL法有着显著的提高。PBL教学法和CBL法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两者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没有差异。而PBL结合CBL法让学生有适应、转变的过程,更为学生所接受。研究结果显示PBL结合CBL法有助于改善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些效果和能力的提升会转变为学生临床综合技能能力的提升。因此,现阶段PBL结合CBL法较单纯的PBL教学法更适合老年科的教学。
3.讨论
        本文从当前老年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强化全科医学教育及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老年病学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意义,明确了老年病科教学工作将以大力培养全方位服务于老年患者的高素质老年病学专业人才为宗旨,以强化全科医学教育为中心,以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理念的老年病学教学改革方向。中国已迈入老龄化时代,作为老年病科的医生和教师,我们将坚持树立新型老年病学的教学理念,持续优化老年病学的教学方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老年病学专业人才,为我国老年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晨, 米歇尔桑德丝, 叶止戈, et al. 美国的老年病医学教育与训练 [J]. 医学研究杂志, 2008, 37(011): 139-41.
[2]    闫巍, 陈雪, 丁静. 全科医师面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的应对策略 [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023(015): 1859-63,72.
[3]    曹玉凤 李. 微信健康教育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J]. 中国健康教育, 2020, v.36(10): 84-7.
[4]    李安琪, 陈鸣声, 王中华. 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卫生服务未利用状况及公平性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 2728-34.
[5]    田彦杰, 冯云. 医学教育病例引导教学模式的教案探讨 [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 4): 79-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