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中临床与影像护理配合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朱旦 庄佳怡通讯
[导读] 对脑卒中患者在MRI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实施临床与影像护理联合进行干预应用价值和效果。
        朱旦   庄佳怡通讯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在MRI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实施临床与影像护理联合进行干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接收的行磁共振检查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检查流程,研究组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采取临床和影像护理联合进行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96.0%>80.0%),x2=6.061,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将临床联合影像护理干预应用于行磁共振检查的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检查;脑卒中;临床护理;影像护理;
        脑卒中疾病类型以急性脑梗塞为主,是一种常见的脑组织软化或坏死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受阻产生的缺血缺氧所致[1]。脑梗塞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致死,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过程较为漫长。陈姣等人[2]的研究证实:在脑梗塞早期及时的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疾病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以往的检查方式主要有CT、MRI。检查中由于机器噪声过大、检查时间过长、容易使患者产生烦躁的情绪,对检查产生抵触,使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并使检查和诊断时间延长。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临床联合影像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细节汇报如下。
        1研究资料与护理方法
        1.1研究资料
        随机将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接收的行磁共振检查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各有24例、26例;年龄区间41~82(59.8±4.9)岁,病程2~15(8.5±3.9)年;疾病类型:脑卒中32例、脑出血18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女性各26例、24例,年龄区间40~80(57.5±5.1)岁,病程1~12(8.0±3.5)年;将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可比性较强,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研究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检查流程,将检查相关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检查准备,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的精神意识进行观察和检测。
        观察组患者在执行常规检查流程的基础上开展临床联合影像护理干预模式:①检查前:常规检查实施患者预约制,对检查时间和项目进行确定,护理人员将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并结合实际情况(患者的病情、年龄、药物禁忌史)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以帮助患者顺利完成MRI检查;为患者介绍MRI检查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检查前要取下金属饰品、义齿等;给予心理紧张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宽慰,叮嘱患者检查中若有不适立即示意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足够的安全感,使之放松下来,配合检查。(2)检查中:帮助患者按照技师的要求采取合适的体位,为患者佩戴耳塞减少噪音干扰,检查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神志变化和生命体征,发现或者有不适表情立即上前询问;技师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尽量减少患者等候和检查的时间。(3)检查后:检查结束,护理人员将相关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帮助患者穿好衣物,对患者的不适情况及时通知技师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评价
        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价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100,90~10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满意;75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行t和χ2进行验证。当P<0.05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干预后,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96.0%>80.0%),x2=6.061,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存在。

        3讨论
        磁共振成辐射小,成像具有多方位性,操作简便信息量大,对软组织包括脂肪、肌肉、筋膜、分辨肌腱能够进行清晰的分辨,并且在不用检查者更换体位的情况下可以在任意方向进行直接切层,能够对病变部位或解剖结构进行立体性的追踪,因此应用范围较广,应用频率较高,在盆腔、腹部、血管、神经系统等全身等部位的检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由于MRI检查噪音大耗时长,检查空间相对密闭,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对检查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配合度,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产生影响。因此,必要的护理干预对MRI检查的患者来说非常有必要。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分别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实施护理干预,检查前通过必要的知识宣导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做好检查相关的准备,检查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和生命体征,提高患者的的舒适体验,提升检查配合度,术后叮嘱患者注意事项,处理特殊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96.0%>80.0%),x2=6.061,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存在。说明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患者的MRI检查配合度,检查较为顺利。
        综上:将临床联合影像护理干预应用于行磁共振检查的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金悦,吴江颖.临床与影像护理的有效配合对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分析[J].影像技术,2020,032(003):32-34.
        [2]陈姣.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对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J].家庭保健,2019,000(017):33-34.
        [3]胡党红,董晨羽,温会泉.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中临床与影像护理配合的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003(018):242-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