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患者的疼痛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赵蓉 殷凤鸣[通讯作者]
[导读] 研究为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疼痛的影响。

        赵蓉 殷凤鸣[通讯作者]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目的:研究为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以2018.8~2019.6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患者为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成研究组(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33例,比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结果:研究组VAS评分、PSQI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疼痛感。
关键词: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心理护理;睡眠质量
        腔内后装放疗是对宫颈癌治疗的常用手段,其在治疗中注意是将未含有放射源的治疗容器放置于患者的阴道或者宫腔内,之后在经由管道把放射源在贮源罐送至容器内,再远距离对传送装置送入放射源进行控制,可避免或防止工作人员放射受量[1]。但是因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疼痛感,从而对治疗依从性造成严重影响[2]。鉴于此,本次以66例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患者为例,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疼痛的影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8~2019.6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患者为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成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年龄28~79(53.5±8.5)岁。研究组:年龄28~78(53.0±8.3)岁,比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治疗前,均将膀胱、直肠排空。协助患者清洗阴道、外阴备皮。取患者的取截石体位,对会阴消毒,穿后装专用裤,使用窥阴器将阴道与子宫颈充分暴露。引导患者深呼吸,确保会阴、腹部放松,协助医生开展穹窿、宫颈、阴道施源操作。用纱布填塞施源器,然后使用胶布固定,避免脱落。治疗后告知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并将会阴护理工作做好,会阴护理应确保动作轻柔,防止再次损伤会阴。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1)心理安慰:热情接待新入院患者,适当的给予患者一定安慰,与患者家属沟通,争取护理干预工作可以得到家属的协助,让家属陪伴在患者身边,确保患者治疗信心可以得到增强;(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采用咨询、广播、办黑板报、一对一讲解等方式为患者普及放疗和肿瘤相关知识,并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放疗治疗的重要性,讲解其方法、原理,放疗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以及处理和预防措施,确保患者和家属可增强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3)疼痛护理:按照患者临床表现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按照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疼痛护理方案,为播放舒缓音乐、视频,也可根据患者兴趣爱好采用看报或小说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在镇痛护理干预中应对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与频率进行控制,对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4) 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了解患者对病房的需求,尽可能病房环境符合患者需求,按照患者兴趣爱好在室内摆放其喜欢的绿植、鲜花等。
1.3观察指标
(1)疼痛情况:使用VAS评分即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10分为总分,分值低则患者疼痛感轻。
(2)睡眠质量: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时,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即PSQI:21分为满分,若是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则PSQI总分≥7分。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1.0,采用(±s)展示数值标量,检验t值,定性资料使用%展示,检验2值;P<0.05代表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比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
        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腔内后装放疗时对该疾病治疗的常用方式,但是患者在治疗时,因受到疾病的影响和对治疗方式不了解,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对患者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所以应为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案,以将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3]。
        心理护理属于一种将患者为核心的干预模式,该项护理干预模式和心理治疗存在一定的区别,心理治疗按照患者精神状况,为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再与抗精神药物结合为患者综合治疗[4]。心理护理干预是配合心理治疗、临床治疗开展相关工作,可起到辅助治疗效果,其主要是将以上两点内容为基础,掌握患者心理状况,确保为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5]。通过为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安慰,并争取得到家属的协助,采用咨询、广播、一对一一讲解等方式为患者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对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转移注意力等方式为患者开展疼痛护理干预,对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为患者开展环境护理干预确保患者在舒适环境下接受治疗,对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得出:研究组VAS评分、PSQ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   
        上述总结显示:为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疼痛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瑞春.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化疗病人希望水平、应对方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A01):1263-1263.
[2]周霞,易松,孙云霞,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抑郁、焦虑及细胞免疫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039(005):786-790.
[3]唐华英,黄迎春,段玉婷.基于沟通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腔内后装放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0(16).
[4]魏懿,桂定清,周献平,等.基于风险理念的肿瘤护理计划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并发症,自护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035(021):1656-1661.
[5]成红云.全程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合并肠炎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评价[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A02):254-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