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损伤的护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黄欢 王英
[导读] 对于脊椎损伤的患者来说,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护理不得当就很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黄欢  王英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500
        对于脊椎损伤的患者来说,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护理不得当就很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比如比较常见的褥疮、肺部感染等,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生命安全。那么,什么是脊椎损伤,哪些情况会导致脊椎损伤呢?在平时的生活中又该如何护理呢?本文将就这些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阐述。
1什么是脊椎损伤
        脊椎损伤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所导致的脊椎结构功能出现了损害,这样就会造成脊椎功能出现障碍。脊椎损伤可分为两大类,主要为非外伤性的脊椎损伤和外伤性的脊椎损伤。非外伤性的脊椎损伤往往是因为脊柱脊髓的病变,比如肿瘤等引起的,外伤性的脊椎损伤往往是因为车祸、高出坠落等导致的运动型损伤。
        截止到目前为止,有很多的治疗方法都不能完全的治疗好脊椎损伤,使脊椎的功能恢复到最初的状态,一些临床的表现显示脊椎损伤可以是不完全性的损伤也可以是完全性的损伤。对于完全性的脊椎损伤来说,会导致患者脊髓功能完全丧失,使病人瘫痪。
        对于不完全损伤的脊椎损伤患者来说,往往表现为不完全性的瘫痪症状,患者在刚开始的时候会表现为脊椎休克,出现迟缓性的瘫痪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脊椎机能有部分会恢复正常,但是患者仍然为不完全瘫痪,对于瘫痪的患者来说,会出现一些生理机能的改变。脊椎损伤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哪些情况会导致脊髓损伤?
2.1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
有部分患者是因为外力的因素导致脊椎的损伤,这些外力因素包括手术、车祸、骨折等,
2.2脊髓病变
  有部分患者患上了脊椎退化性的疾病,或者脊椎受到了感染,这些都会导致患者的脊椎出现损伤,脊椎结核也是引起脊椎损伤比较主要的原因。
2.3先天因素
  有的患者是因为先天性的因素造成脊椎损伤,比如脊椎侧弯、脊椎裂等等。
3脊椎损伤后会有哪些症状
3.1感觉障碍
  脊椎损伤会导致患者的下肢出现比较严重的功能障碍,患者对于温度和痛感的感觉也会消失。
3.2反射异常
  对于脊椎损伤患者来说,出现反射异常是一个比较主要的症状。患者一般会出现下肢痉挛等类似的反射性神经障碍。
3.3自主神经的紊乱
  脊椎损伤的另一种主要症状是自主神经紊乱,患者往往会出现尿失禁、不排汗以及肠梗阻的症状。
3.4运动障碍
        对于脊椎损伤的患者来说,一般会出现运动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下肢瘫痪,不能进行独立行走。在脊椎损伤之后的8个小时之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期,所以患者在发现症状之后,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救治。
4脊椎损伤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4.1体位处理
  为了防治患者因为长时间卧床出现挛缩畸形,患者需要躺在硬板床上。

患者的身体要保证比较正确的位置,不能压住患者的患肢,患者的脚部需要使用砂带或者夹板保持功能位。患者的家属要鼓励患者采取俯卧的姿势,这样能防治出现下肢屈曲挛缩,也能帮助患者膀胱的排空和预防褥疮的出现。对于痉挛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需要患者的家属使用枕头或者软垫将患者的双腿分开。患者的家属需要对患者做一些简单的锻炼,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需要变换患者的体位,训练患者上肢和腰背部的力量。家属要引导患者在轮椅上进行移动,患者还可以使用扩胸拉力器等工具辅助进行锻炼。
4.2腰背肌锻炼
患者要多做抬头、挺胸的呼吸运动。患者而在仰卧时需要以将腰部撑起,在俯卧时需要将上肢、头、下肢离开床面做俯卧撑式的训练。
    患者需要不断的训练腹部肌肉,多做抬头和起坐的锻炼。患者可以在腹部放置砂带,通过放松腹肌进行上下运动,并增加砂带的重量。患者还需要多进行下肢的锻炼,在仰卧时,患者的家属可以将患者的双下肢用吊环吊起。进行反复的活动,也可以让患者使用手拉绳来锻炼膝部和踝部。患者需要多进行起坐的训练,主要的训练方式是靠坐、扶坐、自坐、床边坐到垂足坐。此外,患者还需要多进行翻身训练,患者需要先训练完起坐练习之后在做翻身训练,患者在训练时可以将右腿放在左腿上,之后向左侧翻转上身,带动自身的臀部翻转,患者在翻转之后上半身之后再坐起,患者的双手需要撑住床沿提升臀部,患者在坐稳之后需要将双腿摆正,呈现仰卧的状态。
4.3恢复期锻炼
  患者在恢复期可以多进行行走和立位锻炼,在床上锻炼的基础上加上离床锻炼。具体的锻炼方法如下。患者在起坐自由之后,可以在家属的帮助下练习上下轮椅,在上下轮椅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上肢支撑进行移动。患者在站立以及下肢的知觉还没有恢复的时候,需要依靠腰背肌肉的辅助工具对腰背肌肉进行锻炼。锻炼的顺序是从扶床站立慢慢过渡到依扶站立,最后到自行站立。患者在练习站立的时候需要依靠上肢的支撑加强下肢的活动,比如踢腿、膝关节屈伸等来进一步加强下肢的稳定性。患者在做完站训练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行走锻炼。患者可以在家属或者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行走锻炼,家属可以对患者采取单手提腰法和双手提腰法对患者进行辅助。单手提腰法指的是家属一只手抓住患者的后腰带、患者在动右腿时,家属的手向右进行旋转,将患者的右侧腰部提起,并用腿顶住患者的右腿,协助患者进行迈步的动作。同样的,患者在动左腿的时候,家属的手向做进行旋转,提高患者的左腰,顶住患者的左腿,协助患者进行迈步的动作。双手提腰法指的是,家属在患者的身后用双手抓住患者的腰带,患者在动右腿时,家属的手向右进行旋转,将患者的右侧腰部提起,并用腿顶住患者的右腿,协助患者进行迈步的动作。同样的,患者在动左腿的时候,家属的手向做进行旋转,提高患者的左腰,顶住患者的左腿,协助患者进行迈步的动作。通过这样的练习,帮助患者恢复行走。
4.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患者在进行完上肢锻炼之后,需要及早的训练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洗漱、进食以及排泄。随着训练的不断增强,患者的的身体便可以恢复到在轮椅上就可以完成这些事情。
4.5心理护理
 对于脊椎损伤的患者来说,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针对患者脊椎损伤的不同程度,就需要向家属说明患者的具体情况,但是这一过程也不能太着急,需要让患者逐渐的接受这一事实,家属需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息,好的心态才能让患者更快的恢复。
        
结束语:以上就是关于脊椎损伤的一些情况,相信大家对脊椎损伤的护理有了充分的了解,对于脊椎损伤的患者来说,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战胜疾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