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敖丹
[导读]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听说过病毒性肝炎,但是并不知道病毒性肝炎具体是什么病,
        敖丹
        武胜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400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听说过病毒性肝炎,但是并不知道病毒性肝炎具体是什么病,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1.病毒性肝炎的定义、发病原因和危害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疾病,目前已被发现和证实的引发病毒性肝炎的肝炎病毒类型有甲、乙、丙、丁、戊型五种,因此,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高发于春、冬季节,主要因经口摄入了被污染的水源、食物和食用了未煮熟的海产品所致,可引发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厌油、上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因乙型肝炎病毒经血和血制品、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母婴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所致,好发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全身高度乏力、不适、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等症状,同时还易诱发患者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并发症。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多引发患者出现轻度消化道症状,伴谷丙转氨酶异常。丁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少部分也可经过性接触、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且其多继发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或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同时发生。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可引发出现发热、畏寒、鼻塞、头疼、厌油、咳嗽、上腹不适、肝区疼、腹胀、腹泻等症状。病毒性肝炎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两种类型,其中,急性肝炎指的是病程小于6月者,慢性肝炎指的是病程超过6月者。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只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可呈急性肝炎表现,也可呈慢性肝炎表现。


2.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尽管,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表现并不相同,但是,均可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就需要临床加强患者护理,才能改善其预后。以下是笔者总结的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病毒性肝炎可引发患者机体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且病程时间较长,病情迁延难愈,这些病情特点易导致患者患病后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等多种负性情绪,过多的负性情绪又会加重其身心痛苦和病情发展,因此,就需要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告知患者负性情绪的危害,使其能合理调整自身负情绪,还可对其宣讲治愈案例,以增强其预后信心。
2.2饮食护理
        对急性肝炎患者,需指导其进食富含维生素、动物蛋白、热量充足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菜汤、米汤、清肉汤、鸡蛋、蛋羹、瘦肉、鱼类、豆浆、牛奶、胡萝卜、猪肝及新鲜水果蔬菜等,若患者食欲较差,还需给其静脉输注维生素C加10%的葡萄糖溶液,以确保其机体营养充足,并严格限制患者对脂肪的摄入量。对于慢性肝炎患者,则需指导其多进食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蛋、牛奶、鱼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保持1.5-2g/kg,同时还需禁食高热量、高糖食物,以免发生脂肪肝和糖尿病。
2.3用药护理
        乙、丙、丁型三型病毒性肝炎均需行抗病毒治疗,且治疗周期均较长,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受部分患者对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度不足的影响,常会导致其不按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从而会影响其预后,因此,还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宣讲用药知识,告知其规范用药的重要性,使其能合理用药。
2.4健康宣教护理
        大量吸烟或酗酒均可对肝脏造成一定损伤,从而会诱发病毒性肝炎发生发展,因此,护理人员还需告知患者在生活中戒烟禁酒。另外,还需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促进其机体抗病能力增强。
?  综上所述,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不同类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疾病,各类病毒性肝炎均可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就需要临床加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以促进其病情改善或转归,才能改善其预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