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律失常怎么办?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钟情
[导读]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群体,那么关于心律失常你知道多少?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怎么办?

        钟情
        叙永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泸州市646400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群体,那么关于心律失常你知道多少?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怎么办?
一、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因心脏活动传导障碍、起源障碍引起心脏节律、搏动频率异常所致,容易持续性累及心脏,从而导致心脏衰竭。心律失常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病情轻者仅会有不适感,病情严重者则存在血液动力学改变,容易造成心功能失代偿,使得心肌供血不足,发生严重后果。相关调查指出,我国老年群体心律失常通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特别是以高血压病、冠心病最为多见,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基础疾病的增加,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数量不断攀升。
二、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有哪些特点?
        老年人在发生心律失常后主要表现为心跳节律不规整,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心悸、胸闷,当然,若是症状严重,也会导致晕厥,所以老年心律失常危险性较高,应当引起重视。
        

        
三、老年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与多种原因有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原因是“基础疾病”,尤其是当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发生退行性改变时,将会提升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具体而言,下列疾病均会引起心律失常:(1)冠心病:冠心病是导致老年群体发生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而言,可因血液流变学异常、心功能减退等原因而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由于此病病死率较高,所以必须积极治疗,另外,也有报道指出,老年冠心病患者也会因冠状动脉狭窄、病变、阻塞等发生病理性心律失常,并且病变血管数量越多、年龄越大、病变程度越重,则越会加重心律失常程度;(2)高血压:相关资料指出,高血压左室肥厚亦会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主要是因为:高血压病患者往往伴有肾素-血管紧张素激活,其中血管紧张素II能够提高心房压力,导致心房扩张,促使心房电生理出现变化,进而发生房性心律失常;(3)肺心病:肺心病亦会诱发心律失常,相关研究指出,老年肺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病变、长期低氧血症、血流动力学改变、反复感染,极易发生心律失常;(4)糖尿病:糖尿病是多发性代谢性疾病,极易发生心血管损害,而心血管损害容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相关学者在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时发现,糖尿病亦会改变心电图QT离散度,从而指出糖尿病亦与心律失常关系密切。


        当然,除却上述“基础疾病”外,老年患者一方面还可因年龄增长、衰老而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发生心房颤动、传导障碍,诱发心律失常,另一方面亦会因药物耐受性低,而在使用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的药物时发生心律失常。
四、老年人心律失常怎么办?
        老年人心律失常发作时通常表现为心跳加速、心慌、心悸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晕厥,发病具有突然性,也会突然停止,上述症状与受刺激、情绪紧张等密切相关,此时若是病情较为轻微,建议做下列两个动作:(1)转动眼球:要求患者保持坐位,头颈部不动,上身正直,然后眼球向左看,之后向右看,期间转换迅速,应当每分钟转动30次以上;再按照顺、逆时针的顺序各转动30次,此时动作仍旧要快;最后,可以双目凝视鼻尖,保持1分钟左右;当然,若是无效,也可重复上述动作2-3次,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刺激迷走神经,从而缓解心动过速;(2)转动颈部: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后还可转动颈部,具体做法是:保持坐位,将双臂平放在椅子扶手上,然后将头部偏向于左侧,之后向右偏转,注意应当尽量转向侧后方,不过转动速度应当适宜,不能太快,最好每分钟不要超过15次,避免发生眩晕,而转动颈部法重在压迫颈动脉窦,从而借助反射性刺激达到减缓心跳的目的。
        当然,若是症状严重,应当及时在家人帮助下就诊,通过正规检查、治疗等缓解症状,减轻疾病风险,例如目前临床主要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其中药物疗法是通过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达到治疗目的,包括:(1)I类:主要是钠通道阻滞药,这种药物有3个亚类,一是Ia类,如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等,二是Ib类,如博律定、美西律等,三是Ic类,亦能延长复极时间;(2)II类:主要是吲哚洛尔、普萘洛尔等β受体拮抗药物;(3)III类:代表性药物为他洛尔、胺碘酮等;(4)IV类:主要是抑制钙离子内流类药物,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可以减慢传导,抑制房室结自律性。值得注意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较多,切勿自行购买服用,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合理用药,并且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容易发生药物副作用,甚至会因心脏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而丧失生命,所以用药具有适应证。非药物疗法也多种多样,例如压迫眼球、捏鼻用力呼气、按摩颈动脉窦等可以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或是外科手术,亦或是 采用电除颤、消融术、电复律、植入心脏起搏器等电学治疗方法等。
五、老年人如何预防心律失常?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群体应当如何预防心律失常呢?建议做好下列几点:(1)情绪稳定:由于情绪大幅度波动极易引起心律失常,所以老年人应当遇事心态平和,宽容豁达,避免暴怒,学会放松心情,不生闷气;(2)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不过对于老年群体而言,运动也需量力而行,否则过量运动、激烈运动均容易提升心律失常发生风险,所以老年人平常不妨进行太极拳、散步等舒缓的运动;(3)戒烟限酒:由于烟酒会过度兴奋交感神经,从而发生心脏传导异常,所以必须注意戒烟,且尽量控制饮摄入量;(4)避免劳累:若是长期过度劳累,也极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老年人还需劳逸结合,合理作息。
        综上所述,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后切勿过度惊慌,应当正确应对,且及时就诊,寻求医生帮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