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艾灸治疗肩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 刘天明 通讯作者 刘天祥,刘江龙,刘伯虎,刘涛涛
[导读] 研究分析对肩关节炎患者实施针灸及艾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刘天明 通讯作者 刘天祥,刘江龙,刘伯虎,刘涛涛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肩关节炎患者实施针灸及艾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肩关节炎患者94例,依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灸疗法,观察组接受针灸及艾灸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VAS分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分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采取针灸艾灸治疗肩关节炎效果显著,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肩关节炎;针灸;艾灸;疗效;疼痛;关节功能
        
        
        临床上各类骨外科疾病中肩关节炎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在肩关节和周围组织韧带、滑膜囊等部位发生,发病后患者感受肩部明显疼痛以及关节功能不良[1],影响健康以及正常生活。
        学术界关于针灸治疗肩关节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李雪菲、赵华.近十年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研究概况[J].新疆中医药,2018(6):101—104.袁方、翁哲芳.近年来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20(11):106—107.]本论文结合临床治疗肩关节炎患者医案,探讨采取针灸艾灸联合治疗肩关节炎的方法及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肩关节炎患者94例,依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在33岁至58岁,平均年龄(48.11±3.06)岁,观察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在34岁至57岁,平均年龄(49.31±2.59)岁。组间常规资料相近, 可以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疗法,主穴选取肩髎、肩髃,配穴选取肩前、天府、肩贞穴,以合谷、阳陵泉、条口为远端取穴。使用28号毫针,常规消毒皮肤,患者呈坐位,使用指切进针法,进针10mm~20mm后捻转得气,留针半小时[2]。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针灸疗法基础上加用艾灸法,取穴进针法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在留针期间使用2cm的艾条,在主穴针尾点燃艾条,每次1柱,每穴1次。两组持续治疗1个疗程,每个疗12次,每周3次[3]。
1.3观察指标
        分析治疗后组间患者的疗效差异,包括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的具体判定标准为: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关节部位不舒适症状已经基本消失。有效的判定指标为: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关节部位的不适感都有明显的缓解。无效的判定指标为:患者接受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变得更加严重。应用VAS评估量表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改善的情况进行统计;应用JOA量表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8.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自使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之后分别实施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的总疗效率差异
        研究显示观察组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JOA、VAS分数差异
        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JOA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VAS分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分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JOA、VAS分数差异(分)
       
3讨论
        在人体各关节组织中,由于肩关节最为灵活,活动面积较大,从而容易存在稳定性不足、受损多发的情况。同时因为肩关节通过周围韧带、滑囊膜和肌肉等进行活动,当发生炎性反应或受损情况下各种软组织将可能发生粘连或者挛缩,最终对肩关节功能活动造成影响,并且发生疼痛现象。肩关节炎患者发病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并且发病率有着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肩关节炎的重要方向是以舒经活络为主,缓解并治疗关节挛缩、粘连、活动受限情况,恢复关节功能[4]。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肩关节炎属于痹症中的“痛痹”及“著痹”,病机为风寒湿邪侵入,致血气运行不畅及经络血脉痹阻[5]。中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指出“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6],强调了汤熨、火灸在林场治疗上运用。《灵枢经》指出:“黄帝曰:刺其诸阴阳奈何?岐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7]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沿袭了这种看法,并提出了“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舍于络,而为痛痹者也,故为之治毫针。 毫针者,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 俱往,出针而养,主以治痛痹在络也。故曰病痹气,痛而去之者,取之毫针” [8]的治疗方法。结合中医学经典论述和本人对肩关节炎临证实践研究,发现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1)寒邪致病型,患者肩关节周燕存在明显的局部疼痛;(2)阳气内虚型,患者表现为体内肾气受限,导致气血凝滞运行失常;(3)厥阴肝经型,此型患者病变主要位于筋膜部位,在中老年群体多见,病因为阳气虚,肝肾不足,进而导致发病。随着中医医学的不断发展,针灸艾灸疗法逐渐被运用在肩关节炎症状的治疗中,针刺及艾灸结合的中医治疗方法又被称为温针灸,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振奋阳气,益气固脱,祛湿通络的作用。温针灸除有针刺作用外,还可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使凝滞、闭阻的筋脉得以温通舒畅。在取穴针刺得气之后于针尾位置固定艾条,将艾条的热力经过毫针导入穴位,针刺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经脉,通经活络、疏散外邪艾灸可利用针身,将热效应传入筋肉深部,驱风散寒、温经通络,祛湿消炎止痛二者在功效上相得益彰,在操作上简便易行,既可祛除病因治本,又可温通经脉治标,从而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效果极佳。其作用是针灸有调整全身状况,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痛阐有关。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有较好的抗炎作用,艾灸时发射的红外线可明显降低周围神经兴奋性而解痉止痛,其中以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能穿透较深的组织,使组织器官的代谢和产热得到加强而利于组织功能的恢复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为临床上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4. 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上采取针灸艾灸治疗肩关节炎效果显著,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苇, 赵宏, 康利平. 不同产地艾灸治疗中重度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016(004):117-121,136.
[2]王燕, 陈思思, 李泽光. 浅谈针药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J]. 针灸临床杂志, 2019, 035(006):92-95.
[3]岳红梅. 中医针灸联合艾灸大椎穴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18(v.27;No.199):52-53.
[4]姜学亮, 姜荷, 张瑞芳. 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寒湿瘀阻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 2017, 46(4):506-506.
[5]陈颖尧. 四海理论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8, 037(007):804-808.
[6]郭霭春主编.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卷6,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74.
[7]河北医学院校.灵枢经校释[M].卷9,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22.
[8](晋)皇甫谧撰,张灿玾、徐国仟主编.针灸甲乙经校注[M].卷5,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