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辉
南宁市水资源管理服务中心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居住环境差,分布零散。为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专项计划,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并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新时期我国农村饮水对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出了新的问题,进入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阶段。因此,为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供水保障水平,此次研究讨论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面存在问题,对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出了新的建议,探讨了农村饮水安全的新路径。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阶段;有效路径
一、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现状
我国对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起步较晚,先后经历了自然发展、饮水起步、饮水解困、饮水安全等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目的是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经过各地艰苦努力,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告别了为吃水发愁、缺水找水的历史。但水源分散,水量不稳定,水质较差等现象仍成为困扰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自第四个阶段即2005年起,党和国务院开始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五个阶段,巩固提升阶段。为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党中央决定“十三五”期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水源,满足居民的饮水需求,保障农村居民的用水方便以及维持稳定的供水保证率。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新时期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寻求新的路径来解决。
二、农村饮水安全现存问题
(一)农村供水水源存在安全隐患
一般而言,我国农村供水水源分为两类即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少数干旱缺水地区,降水也可作为饮用水。农村饮水在本身处理机制相似的情况下,供水的水源差异就直接影响了居民饮用水的安全性。由于安全用水、保护水源地等宣传工作的不到位,大部分农民并不具备一定的安全用水常识与判断技能,资源保护意识薄弱,大部分农村地区并未建立完善的水源保护机制与水质实时监测预警机制,大量的工农业及生活废水被排放到水源地,对水源地的过分开发以及污染都普遍存在。如果不从源头加以保护,农村的饮水安全依旧难以保证,且水源性缺水现象将越来越普遍。
(二)资金供给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由于农村普遍分散的客观事实,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尽管国家有财政拨款,但乡村财政收支仍有困难,导致经费不足,许多设施建设无法完善,管护和维修也无法及时提供。另外部分地区农村水价收取机制不合理,严重削弱了农民的积极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难度。
(三)管理体制落后导致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推进
相较于其他水利工程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任务较为集中、总投资额较大、建设形式多样等特点,这也就使得其在实际的建设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如下问题:由于组织管理系统不完善,缺乏正确的指导与规划,导致农村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面对分散的农村供水网络,缺乏相应的管控,招投标制度并不完善,大量的工程设施建设由社会投资,工程外接承包,这不仅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建设与运行的难度,提升了招投标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概率,这也导致重建设轻管制,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缺乏
随着农村的发展,一些过去的卫生指标已经不再符合当今农村发展的状况。同时,部分地区饮水设施工艺的落后,检测技术的落后对饮水的质量,水资源的使用率、供给率产生负面的影响。正是农村缺乏相关技术和专业人员的配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甚至部分饮水工程中并未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导致饮水安全工程的无序进行。
三、新时期保障农村安全用水的有效路径
(一)科学发展思想指导
加强思想建设,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饮水安全观念,加大对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普及饮水安全的知识,使农民能积极参与到水源地保护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就要提高他们自身对饮水的重视。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农村居民的用水观念,引起居民对饮水安全的高度关注。
(二)资金充足、分配合理
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财政拨款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的比重,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财政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另外,也需要发挥民间资本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民间企业和团体的投资和支持,共同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资金利用最优化。同时,相关部门还需加大对农村水质检测、消毒、净化等技术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实时的水质预警监测机制。
(三)工程技术专业化
提供专业技术和人员的支持,加大技术的创新,利用科技的创新带动管理的进步,利用新科技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发展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同时提高水利工作者的专业能力,积极对现有的水利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与培训,充分吸纳水利专业的高素质毕业生,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相关的技术人员指导。改进落后的质检技术和水利设施,保障供水的质量,提高供水率。
(四)系统管理多元化发展
改变饮水安全工程单一化管理,进行多元化建设。由于地区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村饮水现状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能够因地制宜,根据中央的指挥,推行与本地区实际相符合的水利政策,而不是统一的单一化管理。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各部门的作用,相互协作,分工明确,提高国家政策落实的效率,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五)建立全方位监督机制
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新时期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稳步进行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还在起步阶段,需要反复的尝试与摸索合适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不乏有些钻空子的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社会人员在建设过程中投机取巧,从中获利,阻碍建设发展。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监督作用,发挥社会舆论和人民的监督作用,对相关设备、设施、材料的生产厂家与供应商进行考核检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规避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确保其提供的设备及材料符合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运行标准,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透明,切实将工作落实到实处,为农村饮水安全专项工作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
四、总结
目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虽然基本得到解决,但面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保障饮水安全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还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十三五”后,中国将持续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管护力度,新时期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总而言之,水作为生命之源,不光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应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新时期保障饮水安全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由于本文的篇幅有限对新时期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策略的探讨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相信随着广大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未来我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徐佳. 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状况及发展模式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6.
[2]刘子媛. 中国农户安全饮用水可及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3]杨华仙,桑钢,杨国林.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思考[J].给水排水,2011,47(0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