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期   作者:韩伟锋
[导读] 中国煤矿多是通过井工开采完成的,保证开采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韩伟锋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风处 河南 472300
        摘要:中国煤矿多是通过井工开采完成的,保证开采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受煤矿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开采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事故。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必须进行安全管理来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煤矿开采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些采煤安全管理措施,以保证煤矿开采的高产高效。
        关键词:一通三防技术;煤矿开采;煤矿安全生产
1 一通三防技术概述
        “一通三防”是指通风、防瓦斯、防尘以及防灭火。当前,一处煤矿通风和三处预防性作业有几个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缺点。因此,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做好这项预防工作。采用一种通风和三种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加强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矿井通风,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粉尘,火和瓦斯。从现有的采煤方式来看,一通三防逐步提高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也保证了企业利益,保证了煤矿工人的安全,因此相对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2 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2.1 确保安全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通过安装相应通风设备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通风是能够解决生产人员在井下呼吸、作业等等行为的重要方法,让其作业人员能够更好的在井下,增加井下的氧气含量,更好的保证煤矿开采的顺利。
2.2 加大氧气供应
        因为煤矿在生产过程中,自身属于密闭空间,如果在这其中没有合理的设计其通风系统,就很容易导致氧气不足,随着时间不断延长,工作人员就会因为缺少氧气而影响生命安全。所以,通过矿井通风,就能够及时的加大井下的氧气供应,更好的让工作人员进行呼吸。
2.3 排除毒气
        在生产过程中,随着开采煤炭不断增加,就会在这其中产生一定的毒气。而在这其中的毒气主要是一氧化碳和瓦斯,在瓦斯中的碳氢如果不断增加,就会影响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而矿井通风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够及时的将这其中所存在的毒气排出。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因为其通风设备不完善,就很容易导致吸入大量有毒气体,进而影响安全。而对于井下的有毒气体而言,自身又非常活跃,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爆炸。所以,通过矿井通风,就能够让空气快速流通,进而减少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其井下的安全。
3 煤矿开采技术中的安全隐患
3.1 煤层瓦斯隐患
        瓦斯被称为煤矿开采的第一杀手,这是因为煤矿井下巷道中的瓦斯达到一定的浓度会发生瓦斯爆炸。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是煤矿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煤矿都采取了一些瓦斯防治措施,但煤矿瓦斯事故还是有可能发生的。一方面,由于煤矿瓦斯突出的机理尚不明确,很难从根源上防治瓦斯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煤矿局部通风可能不畅,一些地区会出现瓦斯聚集的情况。此外,煤层中的瓦斯大部分处于吸附状态,在开采煤层时会大量溢出,造成巷道中的瓦斯超限。在开采煤层时,不可能将其一次性完全采出,这就会导致采矿区中有大量的遗煤。由于采空区很难真正实现密闭,使得采空区中的遗煤在空气的作用下被氧化,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随着风流进入巷道中,导致巷道中的瓦斯超限。
3.2 顶板垮落隐患
        煤矿作业都是处于岩层的包围之中,很容易发生冒顶事故。据有关数据统计,煤矿顶板事故发生次数在煤矿所有事故中居于首位。虽然《煤矿安全规程》中强调,工人必须在有支护的顶板下作业,但是,回采工作面会存在一定范围的空顶距。发生冒顶事故一方面是由于巷道的支护强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如果采空区上方煤层顶板长期悬而不垮,则顶板在积蓄较大的能量而发生垮落时很容易诱发矿山动力灾害。

此外,工作面处于孤岛开采时,煤层顶板承受着较高的应力,开采煤层时很容易发生煤矿冲击地压。冲击地压的发生不仅与煤层的赋存条件有关,还与煤层的开采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3.3 矿井水隐患
        在煤矿开采时,煤层的顶板或底板方向必然有含水层的存在。如果煤层与含水层的距离过近,在采动影响下,很容易引发煤矿突水事故。由于现在很多煤矿处于深矿井开采阶段,矿井突水后很难进行有效的救援。由此可知,矿井水害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威胁极大。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煤矿的突水事故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带,例如断层区域[1]。煤层开采时破坏了岩层的应力平衡,导致原本密封的水会突然涌出。有时候,对于一些小的地质构造区域,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煤矿突水或透水事故。透水事故发生后轻则导致工作面被淹没,重则导致整个矿井被淹没。
4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4.1 防尘防火防瓦斯措施
        (1)预测实际工作中粉尘和瓦斯的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及时监测矿井内部的地质情况,并进行地下断层开采作业和瓦斯地质特征。对排放物进行详细分析,重点观察矿区地质环境和煤层瓦斯治理情况,及时掌握通风和瓦斯含量。做好易燃气体到了管理,分析气体特征。结合公司的自我管理经验,在给定区域建立合格的气体管控标准。(2)对于某些含气量高的地区,应采取可靠的措施减少含气量,减少井内其他位置产生的气体量,并尽量减少对人为造成伤害的粉尘含量。(3)在开采过程中煤层较大的情况下,应对避免出现采空区漏风的情况,特别是喷入水道的问题。盐粉和抑制剂可防止煤炭自然燃烧[2]。在自燃时,有必要阻塞氧气供应通道以防止火势蔓延,并通过使用聚合物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剂来增加灭火效果。
4.2 通风措施
4.2.1 提高工作人员意识
        煤矿企业如果想要保证矿井顺利通风,首先就应该从内部加以管理,让工作人员都能够了解到矿井通风对于煤矿生产的重要意义,积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了解一旦在这其中设备出现问题对于煤矿生产的影响,充分的迎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来完善自身[3]。煤矿企业还应该积极的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开展相应教育活动,不断的完善工作人员的自身水平,更好的对其设备进行合理使用,让其按照制度内容来严格操作,更好的保证自身的安全。
4.2.2 更新通风设备
        在矿井通风过程中,如果想要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就应该迎合时代发展更新通风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对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维修,进而来取得理想的通风效果。
4.2.3 定期进行检查
        通过提前检查,就能够及时发现在矿井通风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禁止出现违章操作、指挥等行为,从根源上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4]。检查人员可以利用相应设备,并配备安全检查表,来对每天的检查进行记录。比如,检查通风设备是否安装在进风巷中,并且距离巷口至少要10m以上,其通风机是否是循环风等等。只有定期检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够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通三防的运用有助于煤矿安全。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时刻了解通风情况,并且煤矿企业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煤矿通风顺畅,保证防火、防尘和防瓦斯工作顺利开展。投入足够的资金来保证通风设备的稳定运行,不断优化相应技术,更好的提高煤矿开采安全性,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郭天龙.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探究[J].能源与节能,2017(10):124-125.
[2]周海东,金国志,井亚社,翁奇.浅谈“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70.
[3]秦海鹏.“一通三防”在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J].科技资讯,2016,14(27):44+46.
[4]冯长红.探究“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J].机械管理开发,2016,31(09):175-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