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期   作者:林奕璐
[导读] 从我国目前河道治理工程项目中的生活污水处理实际情况来看,

        林奕璐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沂南县分局  山东省临沂市  276300
        摘要:从我国目前河道治理工程项目中的生活污水处理实际情况来看,生活污水的成分较复杂,且分布范围较广,使得处理过程中难度较大。在这种背景下,将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到河道治理工程中,是当代河道治理专业技术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生活污水;污水处理技术;河道治理
引言
        水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城市发展尤其重要。城市河道水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发展情况和人文环境,开展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有助于美化城市、便利居民生活,也是生态建设的要求,更能够让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河道生态治理的意义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城市人口数量也在逐年递增,由此便带来了大量的生活污水,而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工业化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只要每天工厂生产建设,就可能会有大量的工业废水从工厂里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进其周边的河道。这些现实存在的河道污染问题直接导致了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以往的河道生态治理中,一般都会采用裁弯取直、人工渠化等这些硬性措施来治理河道,但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治理办法根本不能从源头上真正解决实际存在的河道生态治理问题,只会导致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进而使得河道逐渐丧失排涝、行洪等基本生态能力,那么有效地净化水源、改善水体水质、提高河道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等就更是无从说起。因此,要做到的首先就是尊重城市河道的自然演变规律与河势流态,不随意改变河道内河流的流向,进而再建立起新型的河道生态治理模式。
2城市河道水环境现状
        2.1城市水资源紧张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工业飞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最终造成城市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大多数城市都是借助周边河道水资源来满足居民的饮水用水需求,然而河道水环境生态较为脆弱,对于污染的净化和控制能力很差,河道水质逐渐下降,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在城市用水量只增不减和水污染逐渐加剧的双重压力之下,部分城市河道水环境已经无法为居民提供充分的日常用水,甚至水质也难以达到工业用水要求。
        2.2河道内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由于下雨、下雪等自然天气作用下,地表径流会将城市内的生活污水以及各类垃圾污染物等冲刷进河道内,积年日久就会造成河道底部污染物的沉积,进而致使水质日益恶化,水体污染不断加重,并使得水体内的含氧量骤减,最终导致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这些影响下,水生动植物就不具备生存的条件,河道及周边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也会随之大幅减少。在河道内水体污染情况的不断加剧下,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时还在沿用以往传统的治理模式,导致了河道过度硬化、渠化,进而削减水体与土壤之间的交换能力。
        2.3河道的行洪能力较差
        当前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使得城市的河道面积逐步减少,导致河道内淤积,加重河道内的水污染。随着涌入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的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导致城市绿地面积减少。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导致雨水全部聚集在河道内,增加了河道内的抗洪压力。随着绿化面积的减少,道路面积的增加,河道的调洪功能受损。较窄的河道,承担着较大的抗洪压力,使得河道内淤积情况越来越严重。
3河道治理中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
        3.1加强源头治理
        为促使城市河流水污染问题得到控制,城市水环境得到保护,需从源头着手,避免向城市河道中排入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要全面收集处理所有污水资源,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以进行排放。

要制定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逐步优化生产工艺,将清洁生产工艺积极引入进来,对污水处理系统完善构建,促使出水质量得到提高。要基于信息系统的支持,全面在线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增强监督管理的实时性和动态性,避免超标污水遭到排放。针对生活污水问题,则需积极建设节水与中水回用、雨水收集设施等,循环利用城市污水资源。城市周边部分区域缺乏排水系统,或居住较为分散,集中排水难以实现,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就地处理技术。
        3.2水质生态修复技术
        水质生态修复技术包含的技术种类较多,比如人工湿地、水生植被修复、生态浮岛技术、微生物强化脱氮技术等。与其他的生态治理技术相比,水质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相对便捷,灵活性相对较高。然而,不同的水质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体的作用有所区别,比如,微生物强化脱氮技术主要是为了对水体进行脱氮处理,使得水质更加透明;而水体高效底泥改良技术主要是为了进行水体除磷处理。近年来,随着城镇河道治理项目的增多,水质生态修复技术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种技术的应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不过水质生态修复技术的适用性不足,在较宽的河道中能够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
        3.3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中最主要的技术是综合疏浚调水、有效清淤以及增加河道内有机物的含氧量,这种方法可以将水体中的污染物移除,降低水体污染的程度,进而改善水体质量。具体操作方法:第一步,对河道内底泥进行疏浚,要根据河道及实际流域范围进行整体疏浚;第二步,利用现有引水模式从别处引水来解决综合引调水的问题,使之能够达到基本要求,并使河道内的水质也达到标准要求;第三步,根据河道内有机物含氧量的多少来选用合适的设备对河道内有机物含氧量进行控制,并在含氧量不足的时候及时进行有效增氧,保证河道内有机物含氧量充沛,有效改善河道水环境。
        3.4化学治理技术
        一是化学除藻。这种技术指的是将相应化学药品投入到河流中,促使水体中的胶原体得到破坏,除藻目的顺利实现。其中,铜盐、高锰酸钾等为常见的除藻剂,聚合三氯化铝、聚合三氯化铁等是常见的混凝沉淀剂。工作人员要结合河流污染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化学药剂。二是重金属化学固定。重金属广泛存在于河流底泥中,具有一定的活性,容易对水体造成污染。针对这种情况,可将碱性物质加入进去,河水pH值调高后,重金属将会向难溶性沉淀物转化,如碳酸盐、硅酸盐等,于底泥中固定。
        3.5生态护岸技术
        生态护岸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植物或者综合利用植物与土木工程来保护河岸的技术,不仅具有加固河岸和防洪的作用,还能够增强河道自净能力,同时能够美化城市景观。应用生态护岸技术要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挥截污治污的作用,还需要加强对生活、工业污水排放的管理和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杜绝违规排放废水的行为,促进河道水质提升,有效缓解水污染问题,改善河道水环境。此外,生态护岸还能够作为一道绿化景观,美化城市,为居民提供优美的居住环境。
        3.6微孔曝气增氧技术
        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曝气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等优势,能够高效增加河道水的氧气含量,促进水环境底层肥泥等有机质的分解,为微生物提供氧气和营养,促使微生物快速、大量繁殖,以便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改善河道生态系统,提升河道自净能力。同时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不易漏电,不会对河道水体产生污染,安全性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许多先进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不断涌现,也从原有的一级处理逐渐成为多种技术方法联合应用。因此,河道治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污水治理情况不断创新处理技术,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生活污水源头的管控,群众也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兴.城市河道污染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0):96.
[2]马焕春,熊鹰.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措施[J].区域治理,2019(42):131-133.
[3]陈远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J].化工管理.201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