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胜
广东华耀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省 5295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的数量逐渐增多。不过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排列的更加合理,必须重视市政道路设计工作,给我国城市道路会建设带来一定困难,而且在市政道路的实际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市施工单位与设计师协同解决。城市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对城市的交通通行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关乎到人们使用的舒适性,故此,需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对通行能力及环保要求进行全方位的考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 现状 改进设计 对策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私家车数量又大幅度增加,这给城市道路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而且目前的市政道路设计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相关单位和人员协同解决。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道路加以设计规划,从而使得整个市政道路设计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基础上,满足生态经济、低碳环保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市政道路设计应立足于节能环保理念,并根据城市公路交通实际情况,对道路通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道路设计的合理性。
1.市政道路设计现状
目前,我国市政道路设计主要思路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扩建城区过程中的道路走向设计问题,二是老城区主干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良,三是原有道路单行、双行方向调整。现阶段,由于我国缺乏相关技术和经验,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技术性问题,若这种现状长期存在,必然会对市政道路通行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以某市新建城区为例,由于该市原有住宅区域行车规划存在弊端,使得很多车辆集中在街道主干道中,因此常常造成拥堵现象。同时,在开展市政道路改造时,受到开发面积的影响和制约,开发商往往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市政土地面积利用上,导致相关技术部门无法正确掌握住宅区实际出行需求。针对多数城市市政道路规划现状可知,设计单位应结合新建城区市政道路总体设计思路,尽量使规划和设计方案能够达到城市公路通行需求。
2.市政道路设计的问题
2.1施工环境复杂。在市政道路工程开始前,需要对一个城市的地质和地貌做出详尽的考察,关注周围建筑物的建设和土地的开发对周边环境做出综合的评估。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资源不断挖掘,地下深井最深可达二百多米,电缆、给排水综合管廊、油气管道、网络光缆也在逐渐普及,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地下网,然而地下网的建设未必形成一定的规章体系,并无条理可言,这些无疑都会使道路工程更加复杂,提高市政道路设计的难度。
2.2道路建设牵扯范围广。城市不断拓展,道路建设规模不断增加,这就导致市政道路需要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不断维修、更新、扩建。然而道路建设并非易事,牵扯范围极广,不仅要考虑到道路施工环境的复杂性,还要综合考虑到项目的参建人员调度,资金预算问题,与有关部门沟通问题,当地居民区干扰等问题。而且道路建设要尽量减少对整个城市交通造成的不良影响。
2.3气候和自然环境影响。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有限,道路工程的建设的自动化程度依然较低,环境和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程度上制约着道路建设。比如在施工期间遇到暴雨,而城市的排水系统刚好因施工不能发挥其效用,这种计划之外的自然问题就会影响工程质量,延误工期。市政道路建设是有一定的预算的,这其中包括材料、工作人员、运输等方面,然而工期延误将大大增加损失。因此,要对道路施工地区的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地下系统、气候条件等做出详尽的评估,这也为道路设计、施工提高了难度。
3.市政道路的设计改进对策
3.1城市道路平面、断面设计
对于城市平面设计也是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更是易于被设计人员实际工作中所忽视,诸如设计的城市道路为弯曲形状等常见情况时,道路转弯半径的确定,一般是在设计时根据道路红线或道路原来线路形状进行确定。转弯半径由此确定具有相对流畅的线性,但认真对比设计规范,可发现设计规范中针对道路平曲线都具有十分详细的要求。所以,城市道路在平面设计时,应严格遵照设计规范与标准进行,并结合城市道路形状及周边实际进行综合考虑。另外,对于横断面设计,要注重横断面设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路缘带等,均是市政道路横断面的重要构成要素,将上述要素加以科学性配置对于道路横断设计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科学的横断面设计需要将下述问题加以考量:(1)将各种道路数量、道路宽度以及配到设施的比例加以合理化确定,使其达到最优;(2)将最大允许通过量、最大允许行车速度纳入设计标准范围,在坚持“最大程度合理使用土地”的原则下,确定科学的单排车道宽度;(3)针对道路当前的和潜在的通行状况加以剖析后,应将原车道数量加以修改;(4)提升关于环保、交通安全的关注,针对隔离带以及绿化区的结构、布局等加以调整。
3.2人行道设计
市政道路行人较多,与公路存在根本性区别。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人行道设计时,应重点突出人性化设计。根据人性化设计思想,人行道设计必须考虑无障碍设施,并做好无障碍入口及盲道的设计,充分体现市政道路设计对特殊人群的关爱。强化市政道路后期管理,关系着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能否真正实现。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不同的道路发挥各自的作用,显示出人性化道路设计的优势。
人行道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分布点之一,因此在人行道设计时应考虑在沿线人行道上宽度≥3.5m时设置树池,有条件时可设置为连续的树带。通过不同高矮,不同颜色的绿化植物之间的组合,处理好不同季节植物的色彩变化,既可增加城市绿化率,又可产生具有时令特色的艺术效果,给整条道路增添不少景致,提升城市品质。
4.结束语
市政道路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发展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相关单位必须重视市政道路设计工作,并针对自身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交通网络的构建目标,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并按照相关的设计标准和原则,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曹晓丰.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低碳世界,2013(22):147-148.
[2]郑述刘.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J].江西建材,2014(10):148.
[3]白雷,宋子璇.市政道路设计现状与改进措施方案初探[J].城市建筑,2014(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