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何志元
[导读] 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的建筑规模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

        何志元  
        巴中锦鸿信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巴中  636000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的建筑规模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建筑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更好的满足不同建筑物的实际建设需求,合理的运用科学化的施工技术成为重中之重,后浇带技术便是富有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其能够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同时还可适当的推进建筑工程的发展。本文将重点阐述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

        房屋施工阶段,后浇带技术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其属于创新性技术之一。在确保房建质量的基础上,合理的规避建设中的问题,对于强化房屋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帮助。在时代稳步发展的进程中,建筑物后浇带技术得以创新并改善,紧随着时代的潮流趋势,该项技术在房屋建筑中施工中的地位更加理想,可以强化钢筋混凝土使用成效,又能推进建筑产业整体发展进程【1】。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设置原则和应用价值
(一)设置原则
        后浇带的基本设置原则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由于普通混凝土的开裂问题较为明显,在后浇在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将多数的约束应力加以释放,使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此抗衡残余应力。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沉降原因,适当的设置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和图纸留设。
(二)应用价值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效果显著,能够合理的解决沉降问题。因为房屋建筑本身自重的影响,受到重力作用时,地基易产生明显的下沉情况,但是因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建筑物沉降不够均匀,稳定性受限明显。如果在群体建筑中出现该类问题,会引起周边建筑物的连续倒塌,最终引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适当地改善这一情况,将房屋建筑地基的压力适当的平衡到位,改善建筑物的实际空隙,促使房屋沉降力度控制于适宜的范围中,由此强化建筑物具体的稳固程度。后浇带技术的运用能够减缓热胀冷缩的程度。建筑物一般能感受到温度的影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热胀冷缩属于常见的规律,也是让建筑物结构发生变形的重要原因,如果房屋建筑出现裂缝,势必影响其稳定性。后浇带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善这一情况,依照温度对建筑物的作用力,确保房屋建筑结构密集程度符合相关的标准,提升建筑本身的自由扩展性,合理的控制裂缝出现,彰显出后浇带技术的实际利用优势。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一)距离、宽度、断面中的应用
1.距离
        应该对建筑物和后浇带的距离合理的设计。在具体施工的时候,应该依照设计的方案和具体的标准执行相关的操作,设计的建筑物和后浇带施工距离需要合理的预留出特定空间。如果施工时发生了变更的情况,如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案的更改等,都需要在具体操作中合理的判断,保证方案更加的科学与可靠,由此促使后浇带建筑位置和距离能够有效的改变。还应该合理的控制变更中引发的问题,及时的提供解决措施。建筑物是矩形时,后浇带的间距应该适当的控制于30-40m之间,最大间距需要保证在55m以内。
2.宽度
        对于后浇带的宽度,需要重视其设计的合理性,因为施工期间的建设任务各异,所以部分工作人员会将其分割开来,这对于建筑物整体的建设十分不利。应该在确保统一性的前提下,对后浇带的宽度科学的设计。后浇带设置的宽度通常要在800-1200mm以内,以此才可让楼板的承载力更加理想,避免因压力较大出现下垂和变形等问题。


3.断面
        后浇带的断面面积和尺寸等多种因素需要与建筑混凝土结构有效的结合,进行科学化的分析与设计意义重大【2】。建筑出现直缝时能够产生变形的情况,所以在后浇带工作实践中,需要关注直缝问题,对于断面进行科学的设计。
(二)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流程
1.准备环节
        在实际的施工环节,模板的设计作用明显。应该在预设阶段,关注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设计图纸视作重要的依据,确保制作出的模板符合建筑标准。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对模板展开预设处理,确保钢筋尺寸和直径等符合要求。对预设模板科学利用到位,将刚度、强度等基本的指标加以明确,由此稳定后浇带的质量。
2.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时,应该注重其与后浇带质量的关系。浇筑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详细的判断,对于材料配比科学分析,将配置得当的混凝土送至实验室完成强度规划。选择水平方式开展后浇带施工工作时,应该重视钢丝球的承受范围,如果采用垂直的方式落实后浇带施工,则需要重视混凝土的科学搅拌。振捣环节,需要注重标准的操作,除了要保持和模板间的对应距离外,还需注重水泥浆流失的基本概率,稳步强化混凝土浇筑的基本技术成效。
3.缝隙的处理
        后浇带施工阶段,垂直施工方式极易出现裂缝问题,应该格外的关注对于缝隙的科学处理。垂直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应该对凝状现象是否出现予以判断,如果发现该类问题,则需要及时的运用压力水进行适当的处理,直到将骨料露出来。为让冲洗更加到位,规避最佳时机的错失问题,需要在图纸设计阶段拟定好应急预案,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为促使缝隙的基本处理效率更加理想,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参与检查,以此将缝隙问题解决到位。
4.施工温度
        混凝土浇筑环节对于温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在适宜温度环境下落实好混凝土浇筑任务。低温环境属于最佳的施工温度,以此能够符合热胀冷缩基本规律,以免温度较高或者是过低时影响到混凝土成型状态。施工结束后,需要在两天之内及时的挑选适宜时间收尾,以免干燥环境中混凝土出现明显的裂缝问题。收尾工作一般需要控制好相应的时间,多是在清晨或是傍晚落实,以此保证混凝土的固结状态达标【3】。
5.保护措施
        实际施工时,应该合理的规避积水和杂质的问题,确保后浇带施工缝的清洁度,避免对施工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一般来说,为让后浇带施工拥有可靠的环境,多是在后浇带缝的两侧或者是两端位置设置出挡水砖,或者是在后浇带内壁涂上防水砂浆。施工结束后,一般会清理后浇带施工作业面,在顶部合理的运用相关设备加以遮挡,比如利用铁皮封盖等。
(三)后浇带防水技术及质量控制
    为保证后浇带施工缝的防水效果更加理想,可以将施工缝设置成企口缝构造形式,同时安装好遇水膨胀止水条,确保施工缝的防水性能稳步提升。当留置后浇带之后,应注意底板后浇带易存杂物的问题,应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的在后浇带采取临时保护措施(盖模板、砌砖)。浇灌后浇带混凝土前,还需将保护措施及时的去除,运用软轴吸水泵将后浇缝中的积水清除到位。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具体施工的时候,应该格外的注重钢筋材料和相关距离的设计情况,对于缝隙适当的规范,尽可能的控制裂缝问题。同时,还需重视混凝土浇筑细节和材料配比等,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真正利用价值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郭思壮,梁华站,徐振杰,王磊,田忠贵,王凤然.美兰机场二期航站楼超长无变形缝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4):199-201.
[2]王双伟.建筑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71.
[3]吴胜海.高层大底盘多塔楼地下室底板、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8):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