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巍
21102219861118****
摘要:快速发展的社会与经济带动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也随之快速增长,对城市规划的布局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引入使得城市规划更具理论支撑,能有效解决现代城市发展的问题及要求。城市发展不能没有规划,这已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期发展阶段,党的十八战略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成了我国发展空间治理的主要措施和开展平台。近年来,我国存在的空间规划有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个类型的规划,规划之间牵扯政府部门多、各规划之间标准不一导致协调难度大、规划落地性差的问题突出。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是我国进行空间体系改革,搭建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措施。自提出以来,国内相关专家主要以体系建设、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关于国土空间规划支撑理论的研究较少,故本文以城市规划理论的角度入手,试图探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好理解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规划体系
引言
在现有的国土空间管理体制下,国土资源管理呈现多种规划并行分割并自成体系的格局,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多头管理,以及国土空间管控难以跨越行政区划,从而加大了国土资源在空间分配上的不均衡格局。另外,对于国土资源的开发、国土空间的管控也没有以区域的资源环境禀赋为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下,更加体现对全域要素的管理,即对空间规划的认知和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多规合一”等的提出,表现出对空间规划制定的需求性和战略性。
1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对规划理论发展的意义
1.1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意义
中央提出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前所未有地将由陆域和海域形成的统一的国土空间加以整体规划,并形成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3条界线管控的三大核心资源功能区为主体的保护与利用体系。国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意图无疑是明显的,一方面是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则是促进国家转型发展和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指出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1.2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规划理论发展的推动
同西方城市化进程特征相似的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60%后,全面进入了追求发展质量的“精明增长”阶段,也就是讲求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①。这和当前国家顶层设计强调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生态文明发展观是一个指向。
2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
2.1国土资源基本保障
通过我国在规划方面的多年实践,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之时,“国土空间”作为一种三维立体的空间表达,各种资源是保障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资源。“国土空间”这种资源的属性已经得到基本认可。我国陆地国土和海域面积较大,各类资源多样且丰富,但由于地域跨度大,差异明显的地理条件,导致我国国土空间和资源分布不均衡,人均资源占有量短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趋势日益增长。现有这种高投资、高消耗的模式使得土地、粮食、淡水等资源减少与区域之间不平衡的状态更加明显。为了实现2050年我国成为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高效、可持续利用资源,满足未来发展需求,保障各种资源安全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首要要求和核心问题。
2.2生态安全的实现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保障生态安全成了我国现行的一大战略目标。国土空间包含了各类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架构了生命共同体,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转的生态本质。我国生态资源丰富多样,生态空间成了国土空间的主体。
在新时代生态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以保证生态安全为首要任务,保证生态不被破坏,生态安全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根本前提,在如何落实生态保护及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空间,应有合理的理论支撑以及应有的布局安排。
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国土空间生态系统丰富合理的搭建是划定生态空间红线的保障,明确国家生态功能区的范围,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建立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融合体系,以生态安全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高质量实现为目标,最终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基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3.1区位理论对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布局优化的影响
国土空间规划要建立空间最优化处理的原则,以空间开发管制和总量控制为基本要求从空间规划管制和新时代背景要求两个角度来考虑,严格控制区域的刚性底线,生态空间和农业得到最优处理,尽量充分保证开发的城镇空间,而且也要为未来的发展留出弹性空间,均衡、协调发展区域内的山水林田湖,以此来推进区域内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
3.2城市发展理论与限制开发容量的关系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首要目的是以双评价为标准,合理控制三线划定以及国土开发容量,打破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通过三线的划定控制,严格控制国土开发强度,限定开发容量,来倒逼当前以来土地发展经济的模式,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早在1898年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其目的是解决工业革命产生的城市病,抑制大城市扩张。“田园城市”理论提出了开发边界的雏形,即在城市边缘建立绿带,其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城市大规模的扩张和蔓延。20世纪30年代,大伦敦规划中率先提出以绿带作为抑制城市扩张的边界。20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蔓延现象严重,在新城市主义的理论思潮下,城市增长边界的概念应运而生,它严谨地依据城市和乡村的功能差异划定边界。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下滑,过度郊区化带来的基础设施投入与维护成为政府的负担。“精明增长”理论的提出在于应对城市发展下郊区的扩张,目的也是为了高效控制土地,抑制城市的蔓延。
4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导向
4.1资源导向
从国土空间规划的演进历程来看,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成为空间开发的制约因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背景和前提下对国土空间大尺度开发保护和国土空间管制并进行人地关系的协调,成为阶段研究的着力点。
4.2全域协调
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现行生态文明理念下,体现了规划方式的创新性、协调性和科学性,也是对国土空间规划格局的高度合理总结,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一种优于其他规划的现行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不同于先前的规划理念,主体功能区划不再强调单因素导向下的国土空间规划,而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大进步,通过对区域水土资源和环境禀赋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结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属于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那么该怎样高效促进城市规划的建设管理工作,提升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呢?其实在城市规划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为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体制框架,至于怎样使其得到深化,仍然是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城市世纪-城市问题-城市规划与市长的作用[J].城市规划,2000.24(0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9.5.24.
[3]胡敏.新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N].西安日报,2017.11.27.
[4]高长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探思[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