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月1期   作者:陈境利
[导读]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也取得了
        陈境利
        广东省 东莞市 广东省东莞地质工程勘察院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勘察地区的水文地质问题会对工程勘察和施工作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水文地质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严重的还会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的发生。所以,想要提升工程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并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勘察部门就需要强化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与处理。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水文地质问题勘察与处理的重要性,然后对具体的水文地质危害与勘察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防治方法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
        1.1潜水位上升问题
        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和当地降水量有直接关联,潜水位上升问题的出现会对区域地质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会破坏地面建筑物的地基,使地基内的含水量不断增加,在置换作用下会降低建筑物地基强度,导致建筑物出现形变、裂缝等问题。第二,在潜水位上升的过程中,会对周围土壤产生较大的挤压力,土壤会在挤压力作用下出现土质疏松的情况,降低了土层的基础强度,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第三,潜水位上升会对岩土层产生侵蚀,使结构本身的耐受度受到影响,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第四,如果地下水量比较丰富,会对土质理化性质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沼泽化、盐碱化,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1.2地下水位下降问题
        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包括人为过度开采、区域降雨量减少等,如果地下水水位下降过大,会导致以下应用问题:(1) 地下水位的下降,使水位和含水层顶板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失去了地下水的分压作用,土壤的密实度会在上部结构自重影响下注浆增加,地面上的建筑物会出现连接裂缝、凹陷、沉降等问题。(2) 建筑物内使用的一些木质结构、混凝土结构,会在拉伸作用下出现形变或破损,加快了结构的老化速度,缩减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影响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3) 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下降,承载力会受到相应影响,降低结构的稳定性和应用安全性。
        1.3地下水位不规律波动
        在地下水位不规律波动的原因中,气候条件占有很大的比重,该情况的出现会导致以下问题的出现:第一,地下水位的不规律变化会产生顶升、挤压等作用力,地上建筑物中的木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会在该作用下出现形变或破损,加快了结构的老化速度,缩减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第二,会影响周围土壤的基础情况,在置换作用下会改变土层原有的理化性质,使建筑物原有的承载力逐渐下降。在上层建筑中,建筑物由于基础强度不足而出现形变、裂缝等问题。
        2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水文地质危害的勘察防治措施研究
        2.1确定水文地质勘察的具体内容
        对不同形式的地下水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可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程建设质量,并能够及时的对问题进行解决,所以在实际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相关的水文地质工作内容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工作人员需要对勘察工作报告进行准确的填写,第二,对地下水的初见水位以及高程水位及时的进行记录;同时对地下水的实际流向以及水层所处的位置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关系;第三,对于工程建设所在地区地表水可能的变化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第四,对后续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进行评估;第五,对岩土体的渗透系数进行计算;第六,通过对有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解。

第七,保证岩土体冻融情况的准确性,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日后可能对地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第八,对工程地基开挖方案进行确定,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降水措施进行合理地规划,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周边的负面影响;第九,对地下水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准确的预测,然后对其中的参数进行计算。
        2.2对水文地质灾害进行事前预警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得知,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引起一系列地质灾害,所以,为了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勘察部门需加强对工程建设地区地下水位的监测,时刻掌握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同时,要极可能避开地下水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施工。这就需要勘察部门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勘察系统,通过采取必要的勘察措施,并结合相关处理软件,对于地质情况出现的变化进行收集、整理和对比,总结出工程建设地区地下水的变化规律,并对其稳定性做出科学判断。同时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如发生地质结构或地下水位水压的变化,要及时对相关部门进行通知,以促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性的进一步提升。
        2.3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进行规范
        在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危害时,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水文地质分析的关键作用,并为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由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包含的内容较多,所以,在进行勘察作业前,需制定完善的勘察方案。在具体的勘察作业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第一,勘察人员在开展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时,必须预先明确勘察工作的主要任务,将每一位勘察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规划,让每一位勘察人员都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进行熟知,以避免工作内容重叠、混乱情况的发生。同时,对重点的勘察工作环节必须强化质量管控工作,管理人员做好统一规划。第二,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相对复杂,勘察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各项作业工序的开展必须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切忌盲目判断和违规操作,以免影响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将小问题变成大危害。
        2.4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对水文地质的评价是其中的重点工作环节,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提升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质量。在进行水文地质评价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者需要对地字啊水位的变化以及对工程所造成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并针对地下水位的升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将地下水位波动所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二,地质勘察人员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为施工设计人员提供专业的勘察报告,以便以工程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例如,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基基础施工前需要进行排水处理;如遇到软土地基,则需通过强夯、土层置换或堆载预压等方法进行处理,进而提升地基工程的稳定性。第三,地质勘人员需要对工程的基础地质进行重点评价,及时发现基础地质存在的问题,如存在管涌或流沙等现象,要及时与工程设计和施工部门进行沟通,并为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提供必要的勘察数据。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近年来的工程项目建设数量和规模正在不断增加,社会各界对于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工程施工前需要对项目建设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勘察,并保证勘察工作的准确性,为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提供全面的地质信息支持,从而保障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降低水文地质危害对工程建设质量的影响,为后续工程的施工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敏东,张强.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危害分析[J].科研,2016,(03):196.
        [2]刘孟.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J].中外企业家,2019(26):106.
        [3]杨巍青.岩土工程勘察中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1):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