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黑龙江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 161416
[摘 要]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进步间接的也带动了矿山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矿山企业开始对矿山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尤其近些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持续不断扩大,使得矿山开采量逐年程序上升趋势。
[关键词]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勘查方法
近年来,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取得非常不错的成就。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其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多年来被人类大量开采,随着开采的范围逐渐扩大,我国矿山开采所导致的地质灾害越发严重,相关部门如若不在矿物开采与加工方面加以严格控制,地质灾害问题将会成为危害公众财产安全的主要因素。
1 地质勘查中的风险因素
地质勘查在减轻资源压力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供给能力的主要方法。
1.1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简而言之就是由于在技术层面而造成的勘查风险。在特定的环境下,其可以被叫做自然风险。技术风险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地质勘查工作的深入,其开采深度将会逐渐增加,随着深度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其风险,因为深矿区的环境较为复杂,目前勘查技术方面依旧有很大的不足,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其勘查风险的程度。
1.2市场环境恶劣
随着我国矿山工程行业的不断进步,这就给有关勘查单位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然而在我国到现在为止相关单位依旧没有组建出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这就使得工程地质勘查单位长期处于一个混乱、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得不到一个有效的发展。
1.3经济和管理风险
地勘单位在具体的项目投标阶段,常常用提高项目服务水平、减少报价和夸张的承诺的手段来竞取中标。地勘单位在现如今混乱的市场机制下,相关项目招标的管理也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涨增加相关的风险。
2 关于矿山环境中地质灾害勘查有关方法分析
2.1关于3S勘查技术应用分析
矿山环境勘查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综合性工作,矿山環境勘查的方法种类有很多种。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3S技术,通过在矿山环境中使用GPS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矿山环境地质进行全面深入勘查和分析,并且在对一些复杂的矿山环境勘查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勘查效果,另外RS勘查技术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勘查技术之一,这种勘查技术主要是运用遥感摄像技术对整个矿山环境中的定位目标进行深入勘查,这种勘查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对一些大范围的矿山进行勘查,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整个矿山环境勘查效果。GIS技术对整个矿山环境勘查具有很大应用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整个矿山环境进行真实环境模拟与实时动态分析,并且能够有效把握当中出现的变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矿山环境中出现的地质灾害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料支持。
2.2物理勘查
物理勘查包括高密度电阻率法、浅层地震法、环境试验方式。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是以岩土的导电性能差异为基础,研究传导电流的分布规律。其原理是在观测工作中设置高密度观测点,对取得的参数进行反眼成像,精确地给出断面地质信息。相比于传统方式,它可以减少电极设置出现的故障和干扰问题,并且可以实现自动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断面结构特征的地质信息。另外,可以对资料进行预处理并显示剖面曲线形态,脱机处理后还可自动绘制和打印各种成果图件,成本较低,工作效率出色,对于潜在风险的推断与分析结果准确,一些采空区、岩石风化层的研究勘查工作都可以进行高密度电阻率法。例如某市的土矿采空区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结合钻探资料后获取了闭合圈异常信息,最终确定采空区域的范围和面积,给后续的工作打好了基础。而浅层地震法则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激发地震波之后,再对地震波在地层中的规律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反映地下的空洞和异常状况,还能反映地层界面的变化,是目前相对有效的一种物理勘查方式。
2.3水文地质与岩土力学试验方法
水文地质与岩土力学试验方法是当前极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该种方能能够使矿山的地质灾害问题得到更为深入的分析。这一中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调查来获得相应的数据以及资料,同时通过各种岩土力学试验,比如说对岩土力学的水质、浸泡等试验,以具体的实验活动来对整个地质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这种实验测试的方式与地球信息技术综合方法相比在直观上虽然优势较低,但是却更能探究到本质问题。
2.4关于高密度电阻率法分析
矿山环境地质勘查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它牵扯到的勘查内容种类非常多。其中高密度电阻率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能够对不同类型岩土进行全面深入的勘查和检测,能够对矿山区中的复杂岩土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特别是那些矿石地质结构复杂的岩土勘查中更加能够体现出来的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价值,进而也能够对相应的地质灾害做成精确的预防与管控。
3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直以来,法律法规因其稳定性较强、强制性较大的特点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倡导转变政府职能,当今的政府职能发生巨大的改变,而我国在防治矿山地质灾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具备健全的法律体系,防治地质灾害的有关规范、标准和制度都还比较滞后,亟需建立起一套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障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3.2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预防机制的建设
构建矿山地质灾害预防机制必须以企业防灾减灾意识的强化以及宣传教育地质灾害为基础,政府部门在这项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政府部门重视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加大防治地质灾害的宣传力度,既可以促进人们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地质灾害知识,还能使社会公众面对地质灾害的心理素质得以大幅地提升,具备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此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会对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和特征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知晓更多的防灾减害的方法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对顺利开展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极其有利。
3.3加强对矿山地质勘查队伍的建设
矿山的勘查与开采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才能减少勘查与开采过程中意外的发生。不仅如此,工作人员必须能够吃苦,能够坚强的面对艰苦的环境。另外,勘查队伍需要配备高精尖的设备,并有合理有效的方案进行指导。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环境问题,要最大程度的避免环境遭受到破坏。
3.4建立防治地质灾害信息社会服务系统
建立防治地质灾害信息社会服务系统。以各省市区为单位,各部门积极地调查研究本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灾害,相互配合协助,丰富数据库内的地质数据、水文数据、监测数据以及气象数据等各种数据,不断地完善地质灾害数据库,为矿山地质灾害数据的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应该确保自然灾害网络平台数据的完整和准确,协同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及时地交流沟通,实时地掌握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有关地质信息,充分地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这对建立健全矿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社会服务系统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矿区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成因也颇为复杂,有关部门必须不断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治地质灾害,尽量避免矿山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白家华,李跃武,尹存全.浅谈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J].世界有色金属,2017(10):147-148.
[2]刘鹏,于新明,金国华.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4):81-82.
[3]张小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等贯标培训班西安开班[J].中国有色金属,201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