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基建工程的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符立启
[导读] 医院建设项目须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在合理时间内交付质量合格的医院建筑

        符立启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080
        摘要:医院建设项目须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在合理时间内交付质量合格的医院建筑,其建设的全过程具有投入资金多、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工艺技术复杂、社会影响深远等显著特征,因此较一般建设项目往往更为复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医院基建工程的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基建工程;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
        医院基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医护工作者能否正常开展工作,关系到每一位患者入院治疗时是否可以得到更好地诊疗体验,关系到医院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医院基建建设过程中,既要满足建筑规范要求,又要满足医疗流程需求;特别是旧改建设,还要同时满足边运营边施工。因此,优化医院基建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1、“医院新基建”概念的提出
        医院是医疗保健的主要工具,属于最复杂的民用建筑类别。目前我国卫生基础设施在功能和规模上仍然存在着人口健康需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需求之间的较大差距。传统医院建设的复杂性主要集中在与医院硬件建设相关的专业分析上,如与普通建筑相比,增加了医疗气体供应、分层流体净化、医疗物流和辐射防护等专门要素,导致建筑施工难度加大。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水平诊疗或保健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促使了医院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创新,“医院新基建”逐渐纳入医院基建管理者的规划方案中。顾名思义,新基建就是拥有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其重要特征是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建筑时间和医院处理的更紧密结合。在“医院新基础架构”时代,诸如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将在物理世界中实现无纸化、无胶片、超越传统医学模型的时间限制,并提供全面、完全关联的自动化和智能服务。智能医疗技术,如远程诊断、取证分析、院内移动设备运输的AGV医疗诊断、远程入侵检查、望远镜、远程操作等广泛使用。“医院的新基础设施”对未来十年甚至更长远都至关重要。医院的“新基础设施”使医院不再是孤立的建筑或信息孤岛,而是硬件和软件的集合,这些硬件和软件涉及物理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感官技术、便携设备等技术。构建新的医疗保健基础设施负责在传统医院有效地收集、存储和组织居民个人健康信息,使不同医疗保健机构之间能够交流信息,从而改善医疗保健。
2、医院基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医院基建档案工作的重视
        部分管理者大多关注改扩建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管理内容,而对医院基建档案的管理意识相对薄弱,没有充分关注医院基建档案的日常采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导致医院基建档案的归档率不高,难以保证医院基建档案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后续再改建的时候无法及时查阅档案,导致项目改造前期阶段了解不够、掌握不全,设计方案不全面等问题。
        2.2医院基建管理制度方面
        许多医院的基建管理制度总结下来有三点问题:①医院基建管理制度内容不全,仅仅涉及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当面对一些常见的问题时,可以根据管理者的经验来处理。但是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或者是很少碰到的问题,却没有对应的管理制度来指导;②医院基建管理制度并没有深入到医疗这个大环境中,仅仅是基建的管理制度。这样可能会造成医院基建管理和医疗制度管理相矛盾的尴尬局面;③医院基建管理制度过于陈旧和落后,科技在发展,医疗技术在进步,但是医院的基建管理制度却停滞不前,老旧的管理制度无形中对医院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2.3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内容有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的策划和评估书等工作。

大多数医院都会忽略对这个阶段的投资管理和控制,使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管理缺位。一般体现在:在编制项目建议书时,由于部分地方政府项目建设的要求和硬性约束,前期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比较多种方案,为项目投资和管理工作埋下隐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候,也常常忽略了对投资估算的控制,投资估算过低,项目建设资金估计不足,导致后期项目超概;投资估算过高,医院的融资成本增大,使得建设项目的投入增加。
        2.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设计变更控制不严格,由于没有完善的投资管理措施,无法对设计变更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经济性进行论证,施工单位肆意要求进行设计变更,最终导致超概情况的发生。
3、优化策略建议
        3.1医院基建管理制度方面
        根据基建管理制度方面需从以下三点进行优化。首先是完善管理制度。在制定医院基建管理制度时,不仅要根据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要结合医院相关的医疗方面的管理制度,并结合医院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把管理制度因地制宜的完善和优化。其次是规范管理制度。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指引,如何规范管理制度也是至关重要。规范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应该把管理制度落在实处让管理者切实可行。根据管理制度,管理者能够做到各司其职,有理有据。另一方面是让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对基建的管理制度有相应的监督和评价标准。最后是要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应紧跟时代的潮流,适应时代的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
        3.2项目决策阶段
        做好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是投资控制的重要保证。在项目决策阶段,医院应根据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明确设计规模和功能要求,不能急于求成。另外在编制投资估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医院建筑中特有的净化手术室、静脉配置中心、供应室、ICU、医用气体、弱电智能化等特有的系统和配置,充分调研已建成的现代化医院的单方造价,做好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管理和控制工作。
        3.3施工措施
        施工阶段,投资管理和控制的重点应放在控制设计变更方面。在设计交底时,应要求施工单位认真读图,尽量在施工图会审时解决施工图纸中的技术问题。在发生技术变更时,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对技术变更的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等充分进行分析,选择最经济、合理、可行的手段进行变更。
        3.4提升基建档案管理意识
        要提升医院基建档案管理意识,不能片面关注医院基建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要加大对医院基建档案管理的人员、资金、设备的投入力度,为医院基建档案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不仅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意识,还要求医院其他部门和人员树立基建档案规范化管理意识,将基建档案与其他业务同步开展,从而为医院基建档案管理提供意识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基建工程管理是不可小觑的内容,要高度重视医院基建的管理工作,完善基建管理制度,明晰医院基建管理职责,面向医院基建项目的全过程同步实施管理和工作流程,不断创新应用信息化技术和方法,实现医院基建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推进医院基建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张文革.医院基建工程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22):28-29.
[2]高艳珍.探究医院基建工程的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77-178.
[3]黄焜.医院基建工程的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J].四川水泥,2019(01):223.
[4]朱海蛟.探究医院基建工程的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6):84-85.
[5]朱家莹.浅析医院基建工程管理的问题及优化——从基建档案管理角度[J].赤子(下旬),2018(1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