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嘉卓
2301071984011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地基基础工程作为房屋建筑的关键结构,其结构稳固性直接决定房屋建筑的整体品质。围绕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展开讨论,希望为更多业界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应引起重视。房屋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屋建设工程的稳定性,应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还要结合地基基础工程特点,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选择,确保地基承载能力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是工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建筑地基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对地基基础进行概念设计,包括对建筑工程中的力学性质、地质性质以及土力学等概念进行研究与分析,还要对施工现场土层的含水量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根据所有研究结果进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建筑地基基础概念设计和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不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更注重的是对建筑工程的承载能力,负责的主要是建筑工程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进而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延长,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注浆法
注浆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地基基础处理中,适用于软土土基,改善软土土基含水量高等缺点,并且具有施工成本低等优点。注浆法施工原理为,将一定强度的混凝土浆体注入软土土基中,改变软土土基性质,提高软土土基承载能力。利用注浆法对地基基础进行改善时,技术性要求不高,适用于大部分软土土基。首先,技术人员应先对软土土基进行分析,找到土基中较为薄弱的点,进行打孔处理,此过程需要施工单位配备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确保注浆法对软土土基承载能力起到改善作用。再将混凝土浆液灌注到已打好的孔洞中。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材料质量及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把控。在对材料进行把控时,如混凝土浆为现场拌和时,应先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在施工时技术人员应对拌和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混凝土质量。如选择商品混凝土时,技术人员应对混凝土供应商资质进行审核,确保供应商具有一定的资质,进而确保混凝土质量。并检查混凝土质量证明文件,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在混凝土浆液灌注孔洞中时,应确保施工工艺的合理性,进而保证注浆法改善软土土基力学性能的有效性。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浆液的注入压力,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孔隙率。注浆结束后应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前拔管,避免注浆管道中的混凝土凝结硬化,确保后续施工顺利开展。
2.2土钉墙支护施工要点
土钉墙支护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工艺,包含土钉墙的建造与钢筋混凝土浇筑两部分,通过妥善运用此项施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期间,要求施工作业人员特别注意以下问题。(1)在地基基础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勘察,进一步了解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并结合有关规定标准要求,针对不满足施工需求的地区,进行科学处理。(2)但完成整体的勘察工作后,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来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好定位钻井的实际位置,在后期的施工中不可再进行更改,如果与施工标准不符,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不能大幅度的移动位置。(3)施工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施工制度来开展工作,按照设计图来进行转孔,钻孔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降低建筑垃圾的数量,及时清理,并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有序插入土钉。(4)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在符合施工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来进行开展,加强混凝土喷射,提升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3固结排水技术
由于地基结构主要在地下施工,土层含水量相对较大,为了保证地基结构的稳固性,需要采用固结排水技术,提升地基强度和硬度,使地基质量达到施工要求。此技术方式主要是在地基上方架设排水装置,有效排除地基水分,使地基土层水分含量满足施工要求,有效提升地基稳固性。在保证土质水分达标的前提下,运用其他施工技术,有助于提升地基基础的承载力。
2.4DDC灰土挤密法
DDC灰土挤密法是近年来处理地基基础的新型施工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比较有效。DDC灰土挤密法施工时,先在地基基础上进行打孔处理,并对打孔底部进行夯实。将灰土分层填充到孔洞中,并应用螺旋钻机进行分层夯实,直到孔洞中灰土与地基基础处于同一水平线时,在运用机械对以夯实的灰土桩进行反复夯锤,进一步扩大桩直径,使得桩与桩之间形成复合地基。复合地基可改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增强其抗剪切的能力。
3建筑地基基础的质量控制
3.1在桩基承载力检测方面的探索与应用
桩基承载力检测是桩基检测的重要应用方面,在桩基承载力检测中,灵活运用合适检测技术,往往可取得经济且准确的检测结果。最直观的检测方法为静载试验,利用堆载或锚桩施加反力,确定桩身沉降及压力的关系,综合确定桩基承载力及其他相关参数。高应变动测法在桩基承载力检测中应用较广,先利用重锤自由落体对桩基顶部施加冲击力,再利用传感器接收桩头纵向位移数据。判断桩基承载力的过程,其检测误差受加荷速率影响较大,当加荷速率越大时误差也越大。
3.2做好地基施工现场勘查工作
地基基础勘查工作有助于准确定位地基施工区域,能够更加合理地控制施工地质环境。通过对施工现场严格勘查,运用准确数据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最大限度降低误差,有效提升地基施工质量和效果,为房建工程顺利完成奠定有利基础。
3.3对地基基础进行力学实验确保地基基础承载能力
应根据对地基基础处理方式的选择,进行相应的力学实验。例如在进行换填垫层处理时,应先对进场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检测,确保其含泥量、压碎值等力学性能满足图纸规定。在进行换填垫层施工时,应将换填材料分层填充并压实,每层填充厚度应符合国家规范规定。并在每一填充层位置进行充分碾压,确保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在换填层上方进行灌砂法实验,在压实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不同地基处理方式需进行不同力学实验,在力学指标满足要求时,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应注意在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后,应在地基上检测其地基承载能力,在地基承载能力达到图纸标准时,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如地基承载力未达到要求时,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质量安全对整体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影响地基基础处理质量的因素比较多,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充分考虑,确保地基基础稳定性。施工单位应配置高素质的施工人员,确保施工现场的有序性。不同地基基础处理方式上存在差异,应对其施工工艺进行把控,保证承载能力达到图纸要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应对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进行选择,并按照规范规定额操作流程进行严格施工,降低房屋建筑工程在投入使用后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郑圳强.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福建建材,2017,0(11):60-61.
[2]凌建华.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16):152-153.
[3]郑圳强.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砖瓦,2020,(0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