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昊阳
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东南营运分公司 重庆 401121
摘要:公路工程中的填石路基主体结构由于其自身内部填料结实、大密度特征,使其透水能力较为优良。但水分同样较易渗入致路基基底部位,造成其因过度湿润产生变软情况,在超出标准临界值后将会导致路基结构发生主体变形、不均匀沉降等不良病害。对此,为最大化保证公路工程整体建设施工质量、成效及其使用年限寿命,施工单位正确、科学操作填石路基工艺将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着重阐述了该类工艺的实践应用可行性多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施工参考,减少各类施工质量问题隐患的滋生形成。
关键词:公路施工;填石路基技术;应用研究
现阶段,受我国整体市场经济数额年增长量稳定提升的促进性影响,各地城市化战略落实步伐明显加快。而公路工程是我国促进城市化布局有序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部分,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类的重点聚焦关注。其中。因填石路基自身结构的特殊性使然,其与总体工程作业效果持有联动效应。所以,该部位的施工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公路工程项目总体安全性、完整性,占据着工程建设中基础性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侧重保障填石路基综合施工质量,灵活选用与路基施工各现况高度契合的建材、机械、工艺,注重管控施工人员技术操作水平。将工程质检工作高质落地,继而确保路基结构综合性能,维护当地交通运转有序。
1 路基及边坡处理
施工单位在推进公路工程填石路基作业流程中,因填石路基技术的实施核心目的在于保证路基主体应力负荷性能,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应围绕地基自体承载最大承载展开施工检测作业,明确其标准处理范围。首先,施工单位可采取“K30”检测法对施工区执行检测任务,将其结果有机结合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方案,确定不同路段地基承载数值。在超出150KPa时,应将填石路基具体施工高度精准控制于10m内;超过200KPa时,则需将填筑高度把控在20m内;而当工区基地构成为岩石组织时,可设置填筑施工高度于20m以上;其次,在实施填石路基技术时,施工单位应将基地部位的淤泥、软土等干扰稳固性的垃圾废物逐一干净清除。在路基表层开挖排水沟时,施工单位应参考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排水工程,着力降低路面地表表层水对路基主体稳定性的侵害。例如在低洼地段的路基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沿路基主体方向,在其两侧执行排水沟建设任务。并对开挖段的路基施以土方回填作业;最后,根据0.3m/层的规格标准采用分层碾压工艺,注重把控路基实际压实程度与施工设想方案、技术操作标准的高一致性。
施工单位在填石路基施工进展致边坡码砌环节时,首要任务应为周全考量路基主体持有的稳定性能与合规强度需求。通过填充、码砌的施工顺序或码砌、回填等恰当性作业方法,根据工区作业各类实况,针对性选用台阶或边坡这两种码砌施工手段。而边坡码砌作业的具体厚度因受填方厚度的连带影响,当填石路基处于5m内的填方厚度情况下,施工单位应将1m以上的边坡码砌设置为其作业厚度;而路基填方在5-12m厚度时,则需将码砌厚度准确把控在1.5m以上;填方厚度若超出12m,码砌厚度标准应设定为2m以上。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可在公路工区每15m或20m的工段部位增设伸缩缝,利用常规性30MPa强度规格、坚硬且无裂缝、完整度高的石料执行边坡码砌任务。并将施工灰缝设置于20-30mm内,搭配使用砂浆填筑工艺,对该缝隙进行施工处理,进而确保边坡码砌环节的综合作业质量[1]。
2 公路路基摊铺作业
在填石路基正式实施摊铺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围绕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方案开展填料放样工作环节。沿坡脚线以22m间隔长度标准,在该部位采取两点挂线的施工措施实施放样作业,以保卸料确定的具体位置科学、合理。
掉料卸料完毕后,施工单位可操作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实现初次铺摊作业,并配合人工铺平。在对填料产生的客观性缝隙处理时,可利用石屑、石渣等细小建材完成填筑任务,保障公路路基主体因铺摊工作形成的细缝均可被逐一填满。另外,为提高公路路基结构表层平整性,施工单位可合规添设路拱。
在公路路基开展正式铺摊施工中,施工单位可采用“渐进式”填石路基铺摊技术。应用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在路基平面首次粗处理施工后,在该位置放置石料。再次运用推土机等仪器执行重读摊铺工作,并需保证公路路基铺摊施工与石料填筑任务的进程一致。同时,为强化路基工程总体石料填筑施工质量中的平整度,施工单位可将填料的具体超前推移精准把控在3m距离以上。
在填石路基施工的铺摊作业完成后,因诸多因素导致的石块粒径过大、级配低等不良问题,施工单位可选用人工找平的作业方式,以局部为单位逐渐实现整体处理。并搭配石料填筑等技术,达到路基综合质量加强处理的目标。
而在大规格石料填铺作业中,施工单位可通过“大面朝下”的施工技巧,提升石块放置的根本安全性。并运用压力水反复冲击砂石,推动其移动致公路路基结构的最底层部位,增强填石路基主体稳定性能[2]。
3 公路路基压实
在路基压实作业推进中,施工单位为确保路基压实施工标准的科学、正确性,可通过操作“钢球法”完成路基压实度的施工检测。该技术的实践原理为根据公路的客观性纵向延展,以25m路段间隔为标准选择断面,在各断面增设6个布控检测点。在填石路基经过初步压实作业后,施工单位可对检测点钢球实施对应布设,以2cm或3cm为单位,精确控制钢球具体的松铺面露出规格。运用15000kg等级的压路机施以重复压实处理,并配合反复测定,获得钢球在碾压前后的实际高度差。
当公路路基结构的基地部位较为坚硬时,施工单位应将填石路基设定为60mm内压实作业标准;岩石组织质地较硬时,其相应的松铺厚度需在50mm内;而路基基底处于较软状态下,或在极软地基处开展压实作业时,则需将压实度保证于40mm、30mm内。
在公路路面碾压标准合理确认后,施工单位可操作持有大荷载、高功率性能的振动式压路机等设备装置,如12000kg等级以上的振动压路机,而对轮胎压路机则应选择25000kg以上标准的。并将其于2500kg规格以上的夯锤结合使用,多角度强化填石路基实际压实度。另外,施工单位在该工作实施中,首先应对两侧碾压,逐步推移致中间部位;依托“前进振动碾压”、“静压后退”等基础性作业原则,增长施工技术的核心性作业规范[3]。
4 总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在推动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进程中,应根据工程项目展现出的各实况与现实施工需求,周全考量当地常规性天气气候、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及人工资源等,针对性选用与之匹配的填石路基技术。并科学、合规的开展工艺操作,多方位保证该类技术可充分发挥应有的积极性作用、价值。同时,施工单位还应立足公路工程地基部位的清理打扫、建材采购等环节,着眼加强路基主体施工质量控制力度。按照工程各施工路段差异性特征对该技术进行灵活的对应变更,多维度提高路基结构稳定性、负荷力。以此为后续公路工程流程的建设施工创造优质基础条件,在源头处强化公路工程综合作业质量,保障当地地区交通事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学魁.公路大粒径填石路基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6):62-63.
[2]郭永辉.试论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运用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5):148-149.
[3]杨大勇.刍议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6):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