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工程测量中的GPS测绘技术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1期   作者:霍保林
[导读] 近年来,铁路工程发展迅速,在铁路工程测量工作中,应用GPS测绘技术,
        霍保林
        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89
        摘要:近年来,铁路工程发展迅速,在铁路工程测量工作中,应用GPS测绘技术,既有许多的优点和优势,又能够将铁路测量工作中的缺点克服。分析和研究铁路测量中应用GPS测绘技术的发展,能够将可靠的保障提供给铁路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出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铁路工程测量;GPS测绘技术;应用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领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并且工程建设的方向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渐走向规模化以及集群化。现如今铁路的工程量越来越大,工程测绘工作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对经济收益的增加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在铁路工程测绘当中GPS测绘技术是最常使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和测绘工作的实际水平紧密相连,但是现如今铁路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发挥GPS测绘技术在铁路工程测绘当中的作用。本文首先讲述了GPS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讲述铁路工程测绘中使用GPS测绘技术的重要性,最后讲述铁路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1概述GPS测绘技术和工作原理
        1.1概述GPS测绘技术
        GPS测绘技术属于全球定位系统,该技术最早由美国国防部应用于军事秘密和军事行动中。二十世纪80年代,GPS测绘技术已经快速地推广。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全球的范围内,用户能够将实时连续三维定位测速导航实现。在测绘中应用GPS技术,使GPS测绘技术形成,既具有测量准确和定位方法精度高的优势,又具有灵活方便等特点。根据实际测绘测量特定点状态,GPS测绘技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动态定位和静态定位。其一,动态定位,就是实际测量工作中,特定点空间上的位置不断地变化,在一定运动载体上应用GPS测绘技术;其二,静态定位,就是固定测量的位置,空间位置上不会有变动出现,例如,在高空中,应用GPS技术测绘大地表面的附着物。另外,科学技术在快速地发展,GPS测绘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一种新的快速静态定位的定位类型脱颖而出,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找到坐标的位置。
        1.2GPS测绘技术的工作原理
        GPS测绘技术的原理是由卫星实现的,各种定位信号由卫星接收以后,快速传输,计算得到处理的数据,与各种信息互相融合,建立起三维立体模型并展现出来,将更加快速便捷的服务提供给人们。操作GPS测绘技术,空间坐标系统和地面固定坐标系统两个测绘坐标必须要明确,2个系统协调性应该保证,从而使定位更加准确,传达信息更加明确。GPS测绘技术工作的过程中,空间坐标系统和地面固定坐标系统互相转换,借助坐标使控制定位形成,从而使准确的测量数据提升。此外,GPS测绘技术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应用定位法划分,形成两种形态,即使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有关数据采用空间集合进行分析和计算,使坐标位置能够绝对定位,结合经纬度及高度的位置。
        2铁路工程中GPS测绘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城市依靠高速铁路等交通工具进行信息交流工作,不同城市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但由于不同城市的地形地势不同,不仅为城市高速铁路建设带来了困扰,同时也为区域线路勘测工作的实施带来了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了GPS技术(又称全球标准化定位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全球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根据有关勘察数据显示,高速铁路建设的路段通常为地势较复杂的区域,相比其他建设区域,高速铁路控制测量时桥梁、隧工点的精度要求受到连接隧道与桥梁的影响,这些条件均是影响控制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高速铁路控制测量使用三角网及导线网测量方式,这类方式需要测量的两点间能够通视,具备一定的通透性。

由于此种因素属于非人为控制因素,相关工作在实施时,不仅耗费时间与精力,且精度无法控制在可调控范围内。将GPS技术应用到高速铁路建设的控制测量工作中,可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对高速铁路控制测量进行定位,使测量人员在工作中可实时掌握测量的定位结果,有利于提升高速铁路控制测量的精度。
        3GPS测绘技术在铁路测量中的应用
        3.1静态定位模式的测量
        铁路进行测量中,线路走向采用运用首级控制网络进行控制,致使测量的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主要在等级比较高的铁路上应用此情况。普通铁路线路,首级控制网络测量的规定和规则都不规范。从当前来看,我国铁路线中损坏三角点非常严重,全站仪测量的导线必须要在30公里以内,使国家三角点无法找到。所以,必须将比较少的国家三角点进行挑选,低等级加密点得到以后,在加密等级点上联测铁路导线点。铁路测量的过程中,通过恶劣的自然环境会影响全站仪,实施的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这种情况运用GPS静态定位模式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参考站的工作分为四个步骤。第一,需要进行GPS接收机、控制点以及天线的设置,确保准备工作完善;第二,将GPS接收机上的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和录入,同时建立相应的配置集;第三,在天线高度和参考站坐标已知的情况下,输入其准确的信息,使得参考站接收机能够自动进行参数的转换,同时连续不断地进行GPS卫星信号的接收;第四,在实现信号的接收后,通过相应设备将观测站坐标和数值发送出去,待电台的指示灯发出通讯信号,参考站的工作就完成了,随即开展流动站的工作。流动站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接收机通过跟踪GPS卫星进行数据信息的接收,并将其转化为三维坐标数据,显示在所设定流动站的终端上。
        3.2测量动态定位模式
        针对于动态定位模式测量技术而言,载波就是主要的依据,根据载波的观测值,对GPS测绘技术进行分析。测量动态定位模式中,测量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基准站和流动站,运用的过程中,基准点属于一个首级控制点,具有很高的精度点位,接收机为参考站。安装GPS测绘设备完成以后,GPS卫星动态的情况必连续地进行观测,结合卫星数据信息的传递进行分析,得到流动站的测量精度和三维坐标。铁路进行测量中,应用动态模式测量,对于铁路中的铁路车辆环境状况能够进行分析,给予铁路运行行驶更好地保障。在动态定位模式测量中,也广泛地应用了RTK技术,在铁路测量中运用RTK技术的过程:其一,对测区控制网进行监理,平面控制网进行设计,铁路路线进行规划,并且天气条件影响定位测量工作也要考虑到。其二,选择设置双频接收机与预测结果有关,在静态测量中运用时,可以结合国家联网和控制网中设计已知点,获取控制点坐标,致使有关数据信息获得。其三,测量铁路路线运用专业电脑软件,通过传输GPS数据,在卫星与电脑之间互相进行传递,从而使铁路测量和GPS测绘的精度有效地提高。在铁路工程测绘当中通过使用GPS测绘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铁路工程测绘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促使铁路工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保证铁路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促进了城市水平地进一步提高,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结语
        国民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铁路的需求,建设铁路也具备了发展的契机,铁路测量工作的要求也更高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铁路的建设设计,还是测绘行业的设备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针对于铁路测量而言,CAD化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在铁路测量工作中,还有一部分灵活地融合和应用GPS测绘技术,致使信息化和数字化实现了。随着我国铁路测量需求的不断提高,要求也更高了,有效运用GPS测绘技术,无论是铁路测量的工作质量,还是工作效率,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超,林鲁武,刘丽莉.GPS控制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精度分析探讨[J].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版,2019,(010):31-32,35.
        [2]姜鸿.论CORS框架下的高精度GPS测量方法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公路工程,2018,189(02):299-303.
        [3]唐明刚,祁敏,王大军,等.ARMA模型在雷达动态测量精度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雷达,2019,041(005):77-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