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开发地质勘探常见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1期   作者:孙成刚
[导读] 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对石油等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
        孙成刚
        大港油田采油二厂地质研究所 天津 300280
        摘要: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对石油等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提升石油能源的开采质量成为油田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地质勘探工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石油能源的开采质量,提升油田地质勘探技术,优化地质勘探方法成为我国石油企业应对新时期发展机遇与调整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油藏开发;地质勘探;常见问题
        前言: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地质勘探工作属于一项带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在实际地质勘探中,一旦没有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就会导致勘探结果不理想,最终影响油藏开发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根据经验以及科学技术手段,有效的开展油藏地质勘探工作。
        1、油藏开发的分类
        1.1油气储集层的岩性
        从理论上来说,油藏的岩层岩性实际条件好 ,并且空隙充足可以是油藏更好的被开发。并且无论岩层岩性类别,都可以是大量的油气资源被顺利开发。只是在储藏量上存在差异。但是这种理想状态很难达到。实际情况中,油藏的岩石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不可探测的情况加多。这对于油藏开发过程中,岩性分析和油藏分类都提出了挑战。
        1.2圈闭类型
        圈闭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出现油气转移,并且可以使油气在其内部更好的聚集。通过使用遮挡物、储集层以及盖层来完成。主要是使其发生弯曲变形。一般情况下,圈闭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是地层圈闭;第二是构造圈闭;第三是岩性圈闭。其中地层圈闭主要是指地层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出现的圈闭,而且其有着不整合、潜山以及超覆圈闭等特征。构造圈闭主要是指地层因为受到外力的影响而产生的构造运动,最终形成圈闭。岩性圈闭主要是指油藏储集层附近岩石发生性变,最终形成圈闭。
        1.3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1)对沉积相进行研究是油藏开发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工作。就沉积相而言,主要是指沉积单位中每一种原生物沉积的和。也就是说,在特定沉积条件之下,沉积作用的直接产物。主要包括岩石、矿物质以及胡古生物等在内的多种学科和专业。通过对沉积相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清楚的掌握地质变化以及演变过程。这对油藏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信息。        
2、油藏开发地质分类原则
        就油藏开发而言,其地质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构造、储集层、地下液体分布以及状态等方面。如果要对油藏进行命名,就需要将多方面的干预因素都考虑其中,这样就会造成一个很繁琐的过程,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油藏的命名和分级要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首先应该以影响做大的开发区域地质特征作为首要命名因素。例如原有的开采已经进入到热采稠油的阶段,这个时候要的命名为稠油油藏;如果开发油藏已经为破碎断块,这个时候可以命名为断块油藏。但是就一些必要常规的油藏来说, 主要是以储集层的岩石特征来命名。 其次是以以后仓开发地质特征来进行命名,这个是以影响程度来进行分层命名。例如按照原油饱和度来分成高饱和、低保和等。常规油藏命名要以简化为原则,例如孔隙型砂岩油藏。
3、当前油藏开发地质勘探现状
        3.1地质勘探人员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从事地质勘探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并且责任意识较弱。因此,在开展油藏地质勘探工作的过程中,大部分工作只是简单进行,不能进行深入勘探,不能使其满足油藏开采的需求。再加上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指导。导致油藏勘探工作质量不理想。除此之外,相关企业制度缺陷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导致相关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油藏地质勘探的进行。
        3.2地质勘探工作精细化程度不够
        地质勘探工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在实际勘探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地质勘探工作,保证勘探质量。现阶段,我国油藏开发地质勘探工作过程中,精细化严重缺失,这也就导致在很多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造成资源浪费问题严重,最终影响油藏的开发。同时,油藏地质勘探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不能完全按照相应的规章要求进行施工。盲目的开展各项工作,针织在部分油藏的开发过程中,不进行地质资料查阅就开始勘探施工,这也就造成安全隐患较多。施工风险较大。容易出现生产事故。
        3.3质量标准监督体系执行不到位
        油藏地质勘探工作实际进行过程中,质量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并且也对地质勘探质量有直接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工作计划管理、执行力度分析、勘探工作精度管理等多个方面,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些油田相关企业不能对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确实缺少制度规则。最终导致油藏地质勘探效果不理想。
4、加强油藏开发地质勘探工作的策略
        4.1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油藏地质勘探工作是一项高精度工作,必须要对相关工作人员不断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责任心。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参与油藏地质勘探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并且专业素质较差、责任心不强。根据这种情况,油田企业必须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吸收业务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人才加入到地质勘探工作中,对已有人员加强培训力度。建立健全企业用人制度。为油藏地质勘探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4.2遵循地质工作规律
        油藏地质勘探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工作流程。这个时候,要充分做好“三边”工作。充分考虑到油藏地质勘探工作的要求和标准。在油藏地质勘探周期、工作人员、工艺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化。避免盲目的扩大,严格按照我国油藏地质勘测标准以及实际需求来开展工作。随着地质勘探的进行,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数据信息记录工作。保证数据信息的精准度。及时有效的调整勘探工作的方向,保证最后油藏地质勘探工作结果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4.3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油藏地质勘探进行过程中,质量管理是提高勘探质量的最有效的办法,这也就要求施工相关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随着工作的进行,根据问题的出现对体系进行调整。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证企业一切工作都有依据。保证参与地质勘探工作的企业基本条件、工作能力、技术水平都能达到标准。避免出现工程施工的情况。
        4.4构建高准确度地质特性的模型
        由于通常情况下油藏设计深度为300m-600m,要确保做出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精确分析出底层压力不断下降的成因,必须建立准确的油藏地质特性三维模型,通过在准确度高的建模,开发人员可以以此相关数据来判断出油藏的地质特征,如底层压力下降可通过保持储油层的水平压力并经注水后改变,从而提高开采效率。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能够通过模型来分析其相关数据,进而掌握油田顶层压力的变化,如若其压力不断降低,那么在一定时间内就无法实现高效开采石油的目的,而且其经济效益也无法达到预期。那么则可以采取注水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分析油田模型的有关数据来维持压力的平衡,以确保能够高效开采石油。
结语:在油藏开发的漫长研究过程中,其中油藏的开发程序是对油藏从开始到废弃的整个规划。地层的划分与比对是油藏开发的开始,同时也是基础工作。沉积相可以为我们提供大多数岩体的信息,油藏分类是地质勘探的各种分析和把握。但在开采之前要对油藏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评价,为开发决策的制定计划提供坚实可靠的大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晗.油藏开发地质勘探常见问题探讨[J].化工管理,2017(25):214.
        [2]李阳,吴胜和,侯加根,刘建民.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与展望[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44(04):569-579.
        [3]杨昆,马继强,王涛.油藏开发地质的勘探常见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0):88.
        [4]李晓萌.油田地质勘探开发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05):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