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期   作者:张睿琪
[导读] 目的 探讨对进行人工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睿琪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进行人工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接诊的进行人工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抽取其中的70例进行研究,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86.45±3.56)分,疼痛评分(3.48±0.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进行人工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减轻疼痛程度,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属于髋关节重建术,一般用于髋关节病变的患者,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髋关节功能,最终改善生活质量[1]。不过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例如脱位,出血,感染及DVT等,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为进一步探讨人工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本文将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接诊的进行人工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抽取其中的70例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接诊的进行人工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抽取其中的70例进行研究,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有15例,年龄46-87岁,平均(60.35±7.28)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有14例,年龄47-85岁,平均(61.42±7.21)岁;两组基础资料经过SPSS软件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措施干预,首先,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相关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抬高患肢,常规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免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以免术后出血的情况,常规饮食和心理指导等。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1)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术前对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切口敷料保持干燥整洁,以免出现感染;(2)肺部感染的预防,患者在入院后需要戒烟,同时让患者做扩胸运动,做好口腔清洁,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3)预防电解质紊乱,详细记录患者术后的饮水量和尿量,预防因体液流失过多形成的电解质紊乱;(4)预防便秘;每日定时排便,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近些排便,心理上进行疏导,接受在床上排便;(5)预防DVT,患者术后需要卧床,很容易出现DVT的发生,因此术后需要将患肢抬高,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DVT的发生。也可以遵医嘱的情况下术后12h给予患者抗凝药物治疗。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下肢肌肉的训练。(6)脱位的预防。术后应注意对患者的搬运,避免因搬运引起的脱位,此外,术后穿上防旋转丁字鞋,避免下肢出现外旋,同时,在训练期间,也要注意活动的强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前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改善程度,其中,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以Harris评分进行评价,包括疼痛程度,关节互动度,功能,关节畸形,分数越高说明恢复越好。疼痛评分以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总10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程度约为严重[2-3]。
1.4 应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n,%),以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86.45±3.56)分,疼痛评分(3.48±0.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常见的有DVT、创面出血,感染,脱位等,因此,对其术后进行预见性护理,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术后患者的下肢长时间处于被动的体位,缺乏运动,而下肢的静脉又处于舒张的状态,加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过久,很容易出现DVT[4]。研究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DVT的患者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就会导致其血栓脱落,导致患者死亡[5]。此外,创面感染和出血,均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术后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保证敷料的清洁和干燥。本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髋关节功能评分(86.45±3.56)分,疼痛评分(3.48±0.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这与代淑影的研究结果一致[6]。说明,通过对进行人工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减轻疼痛程度,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总之,对于人工髋关节置管术后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减轻疼痛程度,促进髋关节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肖凡.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08):1351-1352.
[2]黎华珍,梁雪梅,欧会芝. 全面性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3):2430-2433.
[3]肖莉萍. 协同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老年患者负性情绪、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7):208-211.
[4]陈蓉,张永筠,李林. 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2):218-220.
[5]徐琳. 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7):254-255.
[6]代淑影,曹亚君,丁艳红,等. 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临床护理杂志,2020,19(01):2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