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期   作者:胥艳
[导读]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胥艳
        呼伦贝尔市传染病医院 内蒙古 扎兰屯 16265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时段:2017年04月至2020年01月,收集本院接治的住院患者开展研究,共收入100例,采取分别抽样法分组,即采纳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0)和优质护理的观察组(n=50),对比消毒质量、护理方式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分析护理方式满意度,和对照组(84.00%)相比,观察组(98.00%)更高,P<0.05。观察组洗涤质量(92.46±2.16)、消毒杀菌(93.81±2.94)、回收情况(95.31±2.65)、包装情况(97.56±2.23)等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对住院患者具有提高消毒质量、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关键词:优质护理;供应室;消毒质量;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医疗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比较关注医疗器械的消毒情况。消毒供应室应该回收、消毒、清洗、发放医疗用品等工作,从而保证医疗用品重复使用。在此期间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创造无菌医疗条件和环境,从而对医院感染现象进行预防[1]。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对其医院服务质量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全面提高消毒质量,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本文择取本院接收的住院患者(时段:2017年04月至2020年01月),观察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价值,现有以下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段:2017年04月至2020年01月,选择本院接收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10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各50例,其中对照组:女性患者例数为30,男性患者例数为20,患者年龄临界值31-75岁,均龄(53.24±1.68)岁。观察组:女性患者例数为29,男性患者例数为21,患者年龄临界32-74岁,均龄(53.31±1.71)岁。两组基础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根据相关标准展开基础护理。观察组施行优质护理,具体为:(1)增强业务学习:评估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根据年资长短和职称高低,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灭菌检测、学习清洗、消毒隔离等[2]。开展护理知识相关讲座,学习感染预防知识。加强护理人员考核,提高自身专业素质。(2)建立健全供应室工作制度:相关医务人员制定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操作要求进行明确。熟悉掌握灭菌流程和清洗流程。严格监督供应室执行标准,找出供应室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3)实施集中管理:针对供应室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分类管理器具,并实施器械回收、清洗、消毒、包装、储存等工作。相关护理人员在各个环节协调合作,有效实施医疗器械集中管理措施。供应室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器械包,充分满足医院各个科室的需求。根据现代化的标准设计供应室,保证灭菌和消毒的规范性。针对器械洗涤、干燥的同时实施机械化换气通风,通过全自动灭菌设备顺利实施消毒工作[3]。除此之外,合理分配护理工作任务,增强护理人员的合作意识,提高其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期间,实施工作责任制,统一登记管理消毒盘、消毒缸等,缩短医疗物品周转周期,避免灭菌损伤器械。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降低工作难度,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明显降低。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消毒质量,包括:洗涤质量、消毒杀菌、回收情况、包装情况。②分析护理方式满意度,满意的分值范围为80~100分,基本满意的分值范围为60~79分,不满意的分值范围为0~59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③分析护理质量,包括:护理前和护理后。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检验,消毒质量及护理质量以形式()表述并实施独立样本t检验,护理方式满意度以[n/(%)]表述并实施检验,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分析消毒质量
        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消毒质量相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提高了对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视程度,究其原因,医源性感染风险性较高,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加强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从而提高医疗工作质量。针对供应室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供应室操作科学性和技术性,有助于提高供应室的消毒质量。
        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分析消毒质量,和对照组消毒质量相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由此可见,实施优质护理,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工作责任意识,熟悉掌握器械的消毒方法,有助于提高消毒质量。分析护理方式满意度,和对照组(84.00%)相比,观察组(98.00%)更高,P<0.05。可以发现通过优质护理,创伤护理理念,优化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护理后,和对照组护理质量相比,观察组评分(92.16±4.27)更高,P<0.05。表明优质护理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将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措施,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除此之外,完善供应室规章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监管体系,严格落实优质护理实施,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消毒护理,有助于提高供应室的护理水平。实施优质护理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为患者康复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针对供应室实施优质护理,不但提高了消毒质量和护理质量,还提高了护理方式满意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陈艳秋,王荣.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352-353.
[2]邓润群,陆乾辉,曾泽勇,等.规范化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管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8,175(07):186-188.
[3]邢雪.规范化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9,028(01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